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7章 華夏信托第一槍(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不過,這些和顧驁有什麼關係呢?

顧驁正在思索,就看到副主任進來了。

“副主任。”顧驁連忙起立。

“哎呀,坐坐,沒耽誤你上課吧。”副主任和藹地招呼,“文件都看過了沒?”

“都看過了。”顧驁點頭。

副主任繼續和藹地解釋:“信托債是個什麼東西,大致懂了麼?不懂也沒關係,一會兒讓人給你講講。這是國家第一次對境外發行信托債,不懂也是正常的。咱要跟著中央,解放思想呐。

過去咱們老是講咱中國既無內債,也無外債,全靠人民儲蓄發展經濟。但新時代新形勢,有些能加快我們發展速度的新東西,也要盡量借用嘛。”

“副主任,我知道您的意思,我懂信托債。”顧驁肯定地回答。

他知道,桌上這兩份文件,如果有任意一份辦成了,那確實是“新中國第一次對境外融信托債”。也算是為改開初年缺乏外彙的窘迫現狀,打開了一條全新的資金解決思路。

在此之前,比如78年瘋狂使用外彙擴大投資後,79年國庫結餘最少的時候,連億美元都拿不出來了。

這時候,“讓外國資本家直接認購中信的投資型債券,然後專款專用投到標的項目上”,無疑比靠出口慢慢賺外彙要快得多。

無非是將來需要給外國資本家一些比較高的利息(債券利息肯定比銀行貸款要高)

80年代,巴西阿根廷都是這麼發展經濟的,不過後來阿根廷借得太多、彙率又波動,所以崩了。巴西則經濟體量比較大,挺了過來。

所以外彙債券不能多買,也不能不買。把握好償還能力和周期,別陷入利滾利和彙率陷阱,那絕對是有益的。

而顧驁眼前看到的這兩份文件,絕對是外資委和中信信托成立後、發外債融資的第一槍,曆史意義和政治意義極為重大。

弄好了,成為一個樣板典型,將來西方國家的資本都願意來認購中信債。

弄不好,不定會堵住一條重要的融資渠道。

副主任與顧驁反複確認,相信他完全理解了這事兒的重要性後,才有些難以啟齒地:

“不過,這幾我和主任、老板反複開會,發現要打響這融資100億日元信托債的第一槍,難度不啊。

目前中信公司缺乏一筆能讓曰本富商們信服的、在曰盈利穩定、知名度夠高的投資曆史業績。曰本人不相信中信的選項目眼光,依然怕中信是被國家的行政意誌逼著選項目、盈利前景不好……”

這兩個工程要融日元債,顧驁是心知肚明的。因為寶鋼的立項,就是去年偉人訪日參觀君津鋼鐵廠後定下來的,用的是全套君津的技術和設備。後來的儀征化纖,也需要大量曰本設備。

買日貨,當然融日元債就行了,不用多此一舉搞美元債。

而事實上,按照原來的曆史發展軌跡,無論是儀征化纖還是寶鋼,其日元債發債確實不太順利。

談判持續了很久,找讓日方信服的“曆史投資業績”也找了很久。大約到1981年才最終談妥,發出了第一筆的100億日元債。

而儀征化纖也因為缺錢停工了兩年,到8年才正式開工、一期84年投產,比最初計劃耽誤了兩年。

可以,如果國家能讓中信提前一兩年證明自己的投資信用、拿出曆史業績,打響外彙債第一槍。那麼這兩項國家級的超重大工程,都是有可能早兩年開工投產、形成創彙現金流的。

“有什麼我可以做的嗎?”盡管有不詳的預感,但顧驁還是隻能硬著頭皮問。

他相信對方應該不是直接耍橫,而是會給一些交換條件。

畢竟自己也是鞍前馬後立了功的人。

何況如果真的不尊重個人財產,國家尊重投資的信用會受損的,外國人會不敢來的。這是做給曰本人看的樣板工程,容不得任何強迫與瑕疵。

副主任便開門見山了:“從你跟邵爵士的洽談合作過程中,我們也知道的,你在一家港資公司有股份,那家港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個香江的知識產權業主,另外,還有一位內地剛剛過去的、原外交部的女同誌,有5%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