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19章 人才戰略(1 / 3)

顧驁並沒有時間親自待在美國觀察《終結者》的後續票房表現。

他在第一周成績出來、票房剛剛突破600萬美元時,就必須回國了。

因為他辦理休學的理由,就是假借著“來報到時太倉促,不少仕途工作沒人接手”,所以先來美國念一個學期、然後休學一年交接工作。

而美國的大學,每年三個學期的交接月份分別是1月、5月和9月,顧驁要是留到6月1號再回國,有點不過去。

跟哈維韋恩斯坦密謀完電影宣傳炒作的最後一步棋子、並且局部好對火星院線恰到好處的敲山震虎後,顧驁就擺脫了蒂芙妮的糾纏。

把他在美國的最後兩時間,分配給鯤傳媒(美國)的執行副總裁舒爾霍夫先生,以及由他幫忙約見的客人。

他還有最後一些工作上的布局要談。

舒爾霍夫因為在跟雅達利的嘴炮輿論戰中,炒作手腕表現得不錯,顧驁剛剛明確了他的執行副總裁職務。

為了這次會麵,顧驁又親自飛了一趟洛杉磯到舊金山的航線。

到舊金山的時候,舒爾霍夫親自到機場接機,然後公司的車就把顧驁送到了帕羅奧圖的斯坦福大學。

顧驁要拜見的,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個學術大牛,這涉及到他後續為鯤傳媒在電子業進行人才布局的可行性,所以非常重要。

舒爾霍夫本人也是哈佛高材生,當了十幾年跨國公司高管,在這方麵人脈多少還是有一點的。

加上顧驁有“跟基辛格讀博”這個光環加持,最近鯤傳媒跟雅達利又在打嘴仗,把自己在矽穀的江湖地位稍稍立起來了,所以這次的求見才會這麼順利。

否則你要隻是個土包子,哪怕再有錢,想跟斯坦福的係主任級別的理工科大牛談合作,甚至要研究生名額,那都是免談的——美國的頂級大學,有的是讚助,有的是政府項目的科研經費,又不是沒見過錢。

土包子要是沒個科技公司的招牌,想砸100萬美元進去,也看不出個浪花來,甚至找不到門不知道該往哪裏砸。

一番等候和通傳,顧驁在斯坦福數學係教學樓的一間會議室裏,拜訪到了一個五十歲左右、頭發斑白的謝頂老頭。

舒爾霍夫總裁連忙幫他介紹:“董事長,這位就是威廉佩裏教授,也是數學係的副主任。教授先生,這位就是鯤傳媒的董事長顧驁先生,他最近在矽穀的名聲,您應該也有聽到過。”

“坐吧,不要拘束。不知鯤傳媒有什麼想跟我校合作的呢。”

威廉佩裏教授話很直來直去,一看就是理科生。不過舉手投足間基本的禮數還是有的,屬於那種經常彙報項目、身居高位組織統籌的理科綜合人才,而非純技術宅。

事實上,這個威廉佩裏的履曆也算有點奇葩的,他是斯坦福本土一路念書成長起來的人才,陸續雙修過數學和EE係(電子工程)。當初五十年代求學時,甚至是弗雷德裏克台爾曼校長親自帶的研究生。(1950年代時,弗雷德裏克台爾曼還沒混到斯坦福校長,校長是後來的頭銜)

句題外話,這威廉佩裏在斯坦福EE係讀研時,還跟後來的芯片代工之王張仲謀是同學,不過不是同級。

畢業之後,威廉佩裏在斯坦福留校任教過一段時間,但其間也夾雜了幾年去SRD服務的資曆,後來又回到斯坦福當係主任。外人便不乏猜測他去SRD的那幾年、是台爾曼教授所安插。目的是想為斯坦福係在SRD埋一個臥底,增加斯坦福在聯邦科研規劃方麵的話語權。

SRD也就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科研與發展辦公室”(ffie f Sienifi and Develpen),這個辦公室是二戰期間成立的,因為冷戰的緣故一直保留。其職責是主導美國政府和軍方的科研資金投放使用、決定把政府的錢花在哪些基礎科研項目上。

所以別看這隻是一個掛著“辦公室”頭銜的單位,實力之牛逼不亞於部級單位。

人家二戰時就握著每年十幾億美元的科研經費使用決策權,號稱“除了曼哈頓工程直接向總統彙報,其他所有聯邦政府的科研經費都歸SRD管”。

到冷戰之後,除了阿波羅登月總統直管,其他聯邦科研經費依然全歸SRD,如今已經有每年幾百億美元了。

所以在SRD裏曆練過的人,哪怕隻是當個辦公室的基層辦事員,那都是絕對見過大世麵的人,不會被錢誘惑。

事實上,這位威廉佩裏教授,1年後還會有一段更奇葩的際遇,那就是被克琳頓總統請去當了四年國防BU長。

之所以讓一個搞數學分析的學者去當防長,完全是因為9年那屆美國防長的工作任務和其他曆屆完全不一樣——他要麵對的是蘇聯剛剛滅亡、各方要統籌裁減核武器,不需要考慮怎麼打仗。

而威廉佩裏教授當初在SRD那幾年,剛好趕上過處理6年古巴導彈危機,做過政府的技術顧問,在無核化方麵也有點心得,所以就被趕鴨子上架了。

等到97年克琳頓總統的第二個任期,需要打科索沃戰爭,需要軍事人才型的防長時,這位隻會統籌裁軍卻不會打仗的數學家就被卸了,繼續回到斯坦福教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