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00章 雲譎波詭(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他繼續往下看,又看到一點稍微有意思的內容。

“上月7日,格林納達首相莫裏斯畢肖普秘密訪美打成諒解,論該項諒解對緩和兩國關係的長期意義展望……”

(注:凡是外國的ZL官職都打成“首相”,因為ZL是中國有的官職,就不出現了。)

顧驁看到這兒,眉頭微微一挑。

前世他的曆史不算很好,不過世界上發生過哪些戰爭他還是知道的,無非不知道戰爭具體經過罷了,美國侵略格林納達戰爭,在80年代前期還是挺有名的。

估計知名度也就比兩伊和中東稍微低一點,比其他更不知名的武裝衝突高。

顧驁原先記不清這場戰爭究竟什麼時候發生的,但至少他重生之後這些年,一直沒聽美國有入侵其他國家,所以這事兒至今還沒發生。

那怎麼也就在這一兩年了吧。

如今,看到一位同在喬治敦華爾士外交學院的學弟、寫了一篇分析文章分析美/格關係走勢,顧驁不由有些奇怪。

格林納達首相莫裏斯畢曉普秘密訪美求饒這事兒,發生至今才一個半月,是6月7號的事情。

目前為止,外麵的社會公眾都還不知道這事兒,新聞媒體上也沒有報道。也就顧驁是華爾士外交學院的在讀博士,才能查到這些內部論文。

莫裏斯畢曉普原先是格林納達“新寶石運動”的領袖,79年正變上台的,外交上一下子就對蘇聯和古巴一邊倒,成了社會注意國家。不過隨後三年裏,美國進行了強力的外交施壓,以防止格林納達成為“第二個古巴”。

從內部論文上看,美國的秘密外交成績非常好,讓畢肖普跪了,承諾不再讓蘇軍在格林納達建立基地。

而蘇聯人似乎也意識到如今的局麵不像79年剛扶持畢曉普上台時的情況,默認了這種情況,畢曉普跪了之後一個半月,鴉雀無聲,也不像是憋大招。

顧驁仔細看了該學弟論文中的觀點,把蘇聯人的服軟解釋為“蘇聯79年讓畢曉普武裝正變時,蘇聯剛好處在對阿富汗開戰前夕,本身尚未陷入泥潭,軍事上對美極端強勢。

時過三年半後,因為蘇聯本身被阿富汗泥潭拖累,無力西進,因此在加勒比全麵放棄,拋棄了曾經布局的傀儡。”

最後,顧驁看了一下落款,那個學弟是跟著布熱津斯基教授讀博的。

顧驁掩上期刊,獨自沉吟:“這個論文分析得很對啊,蘇聯確實沒精力挺格林納達了,畢曉普也看透蘇聯人,來求饒服軟了,那為什麼後來戰爭還是打起來了呢?

我記得好像是蘇聯人臨時改變主意,又讓‘新寶石運動’的二號人物,秘密帶兵槍殺了已經投靠美國的畢曉普,再建親蘇正府,然後美國才出兵打回來的……這裏麵肯定有我不知道的導火索。”

顧驁想了很久,暫時沒想通,也就放棄了。

“不管了,想這麼多幹嘛,這事兒暫時對我個人也沒什麼利益價值,而且也不方便寫文章預言警告。這種是突發事件,怎麼事前諸葛亮?

難道要瞎扯理由,寫成‘謹防拉美軍人執正國家在向民選正府過渡過程中,被蘇聯從底層滲透’?太牽強了吧。

不過,要是能夠預言正確,讓美國提前堤防,或者哪怕是為美國的出兵尋找到更正當的理由借口、外交遮羞布,那也是非常不錯的立功了。絕對能讓基老、在莫裏茨國務卿的任期內,保持存在感和智庫地位……”

其實牽強一點倒是無所謂的,隻要預言結果正確了,哪怕前麵的理由推演再匪夷所思,別人也會覺得你牛逼,有遠見。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麼,搞國際關係分析的,結論對,解決方法對,推演過程稍微看得過去就行了。

顧驁不想費太大心力去做,隻是因為好處不夠大,犯不著。

他又不準備長期做美國人,所以不會給美國打白工的,至少要“他自己獲利七分,美國獲利三分,同時最好是從美國的傳統盟友身上損人利己刮下來利益、由顧美瓜分”的事兒,他才會積極去做。

不如先把這個點子放在這兒慢慢持股觀望,後續再看看有沒有更好、更合適的素材出現。

狡兔三窟嘛,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反正基辛格給他定的任務,暫時還是“這學期結束之前,一邊寫書一邊留心熱點”。

顧驁還有將近兩個月時間找備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