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68章 輸贏我都賺(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相比於比賽,顧驁在觀戰的時候,倒是對賽場裏到處張貼的紅牛助威橫幅、以及整齊的球迷恤更感興趣。

作為國家隊讚助商的紅牛,為了每一場主場比賽捐印了至少兩三萬套,乃至更多打著紅牛廣告的純紅色化纖恤衫。球迷憑票進場的時候,可以在剪票的時候領一件。

不過衣服的價格並沒有攤到球票錢裏,球票也沒漲價,算是送的。以85年的物資匱乏程度,相信球迷領了衣服之後,回去肯定還是要繼續洗洗穿的,並不會跟後世人那樣覺得穿廣告衫是一種貧窮恥辱的表現。

就像哪怕0多年後,去大多數非洲國家轉轉,依然可以看到很多黑人穿著中國人扔掉的廣告衫,他們並不覺得衣服上麵印廣告丟人,甚至還覺得這是很洋氣的。

不管球踢得怎麼樣,紅牛這門生意那真是深入人心了。

即使明年開始,足球就此衰落了,顧驁和米娜也沒什麼損失——8年能進1強、84年能拿亞洲杯、86能至少出線、雖然世界杯組賽就會淘汰、以後不定出線都困難了……

這樣的發展軌跡,不是反而映襯了紅牛的牛逼嗎?8和84的成績,那是因為隻有中國隊在喝紅牛啊,所以中國隊有獨門耐力優勢。後麵之所以弱了,是因為洋人也開始喝紅牛了,獨門BUFF變成全場通用BUFF了。

中國隊一開始的變強和後麵的打回原形,都是對顧驁有好處的。

……

“很精彩的比賽,很熱情的球迷,很有氣度的讚助商。”

隨著比賽結束,市裏外資部門的領導,滿臉殷勤地跟米娜商業互吹。

嗯,解釋一句題外話,米娜現在當然是中國國籍,但她也是一家“泰資跨國集團”的大股東身份。所以,在處理紅牛的相關事務時,毫無疑問是享受外商待遇的。

具體來,那就是顧驁依然把紅牛的集團公司的董事長頭銜,讓給了品牌創始人、泰國人許書標掛名。

不過,這個董事長並沒有幹涉下麵某些公司具體經營的權力,而且這個董事長在集團裏的持股也是遠遠於米娜這個大股東的,隻是弄個外國人頂在名義上的一把手位置上,更便於80年代回國展開工作。

米娜自己從家族酒企抽調資金收購佳得樂、拿到紅牛來合並經營時,也是正常增資程序,會稀釋掉泰資的股份比例,反正是不會吃虧的,這點基本功肯定有人在幫忙把關,沒什麼好贅述的。

至於顧驁,這些場合他當然是以米娜的老同學的身份出席的,隻當是略盡地主之誼。公開層麵上他和米娜並沒有更多的關係。

“仇副市長太客氣了,非常感謝您邀請我看了這麼精彩的比賽。我們想高效一點,一會兒還是先去看工廠和地皮,然後再用晚宴吧。”客套結束時,米娜如是建議。

“這當然沒問題,外商辦事就是效率呀。”仇清親自一口答應,下麵級別更低的工作人員更是隻能立刻調整行程。

一支車隊很快從體育場緩緩駛出,在兩三萬球迷的注視下,把剛才那夥占著注席台的貴賓,沿著體育場路送往城東。(錢塘的體育場,隻能坐兩萬人,80年代隻有工體和滬江某場能坐七八萬。)

球迷裏也不乏懂行的,了解商界佚聞八卦的,看著豪氣的車隊離去,紛紛開始傳:

“聽就是紅牛的老板親自來視察比賽了!我家就有親戚在紅牛的廠子上班,聽宗總,公司最近要擴產搞建設了呢,又增加了一個美國買來的大品牌飲料,可洋氣了。”

“美國飲料?又多洋氣?跟京城的可口可樂工廠一樣麼?”

可口可樂在中國實現國產化,是8年的事兒。當時第一家內地可樂廠是81年底在京城建成的,8年初投產。

所以經過兩三年的品牌馴化和擴散,到了85年下半年,一二線發達城市的市民,對於“中國人自己生產美國牌子的飲料”這事兒,已經是有點耳聞的了,並不會覺得過於驚訝。

“真有錢啊,讚助國家隊的比賽,一場主場就要送出去兩三萬件衣服,如果是京城的主場,那不得送八萬件?那麼多場全加起來100萬衣服錢都不夠吧!你這賣新的美國飲料到底能有多賺錢?”吃瓜球迷們想得悠然神往。

“這誰知道,不過,咱家裏有親戚在紅牛上班,這次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托關係。他們擴產了肯定要另外招人,一定要弄個進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