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14章 創新者的窘境(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可是後來呢?出現了大型機,型機,服務器,個人機。現在的世界,有上千萬台的個人電腦存量,電腦已經便宜到000美元,王安電腦的純處理文字的機型還不用000美元,富裕國家已經用電腦開始文案辦公了——所以王安電腦才崛起了。

而摩爾定律自從60年代提出後,至今沒有失效,我們根據計算機保有量增長曲線簡單預測一下,就能斷定未來10年,0年,世界上的計算機保有量會達到1億台、10億台。

等到地球上有1億台個人電腦的時候,‘商務精英辦公’還會是個人電腦的主要應用場景麼?10億台的時候呢?所以,為了‘未來數年內,商務精英辦公穩定性、兼容流暢性’而犧牲其他拓展可能性的封閉設計,真的能適應未來社會麼?”

“好像有點道理,曆史就是這樣的……”

一個不和諧的聲音,讓所有人都覺得有些意外。

因為,本來主持會議的工作人員,還沒敢直接附和顧驁。

畢竟顧驁的觀點跟美國客人相悖了,總要給友邦人士留點麵子的嘛,就算要附和,也回頭私下裏附和。

然而,這個不和諧的聲音,卻是王列自己不由自主自言自語的。

也就是,美國人自己本身被顧驁服了。

“顧驁這麼厲害?連美國人自己都服了,那應該是真的。”主持會議的工作人員們如是一想,內心頓時有了底氣。

而王安一聽,好懸沒氣死——他丫的中國人倒沒開口,自己兒子先被同行服了。

真是窩囊啊,就沒點主見嗎?

“廢物!你難道不知道顧驁是外交有關部門混出來的麼!他的口才能信?那是屍山血海裏騙出一條血路來的大忽悠!就算道理實打實全對,那也得因為他的出身打個折扣,何況本來就是模棱兩可的!”

王安內心如是狂怒吐槽了一番兒子。

這種情況,隻能是當爹的親自跟顧驁辯論了。

王安平複了一下胸腹癌症患處的絞痛,咬著牙道:“那顧的意思,是覺得‘軟件拓展性’非常重要咯?重要到靠硬件提供企業,乃至他的聯盟友商,都無法滿足的程度?未來必須進行充分的開放、讓誰都能在這個平台上開發應用軟件?

我們今討論的,可不是侃侃而談的定性問題,是定量分析。我沒IB的模式未來永遠不行,但我的是5年內肯定不行,10年內不好——你憑什麼有那麼大把握?”

薑還是老的辣,王安這番話看起來很中肯,關鍵是他自己真心這麼相信的,所以頗有感染力。

一些與會人員的觀念又被他拉回去一些。

顧驁知道這個問題不能正麵回答。

因為正麵回答鐵口直斷下預言,是沒用的。

不過,他有的是辦法。

顧驁可是後世回來的I人,遇到這種戰略性預測,不好預言咱就談史嘛——克裏斯坦森的《創新者的窘境》,那可是最好的攻擊素材了,裏麵的經典案例,個個都是要人命的。

至於顧驁有沒有對《創新者的窘境》倒背如流這個問題,沒什麼好擔心的——你連《創新者的窘境》都不知道,後世怎麼可能進得了阿狸巴巴?就算你應聘的是碼農你都進不去呀。

克裏斯坦森在I圈裏的知名度,那是絕對跟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一個段位的。

“王總,你覺得,5年前老托馬斯沃森能預料到0年前型機出現時,需要多少新應用軟件嗎?你覺得,15年前托馬斯沃森能預料到10年前個人電腦出現時,需要多少新應用軟件嗎?

如果你覺得能,那麼你知道那兩個時代,為IB提供配套的公司,現在還有多少活下來麼?我隨便舉個例子吧。眾所周知,0年前的1956年,是您發明了‘磁芯存儲器’,並且把專利賣給了IB,讓IB造出了人類第一塊硬盤IB-50RAA。

在此之後,您可能因為再也沒跟硬盤行業有交集,所以沒怎麼關心。不過我倒是複盤過這段曆史。當世界上隻有大型機的時候,那些為大型機提供英寸硬盤的企業,他們普遍活到60年代末就死了,98%都死了,隻有%轉型活到了14英寸時代,為型機提供硬盤……”

顧驁的具體措辭,就不全部贅述一遍了,免得水字,反正他就是把寸、14寸、8寸、55英寸……每一代企業因為被其現有目標客戶的需求所綁架,而最後死亡的血淋淋故事,複述了一遍。

具體可以去看《創新者的窘境》,寫出來能水幾章呢。

然後顧驁話鋒一轉,回到了“當王安電腦被‘白領辦公精英’這個目前對個人電腦需求量最大的客戶群所綁定、並且限死在不能得罪這批人的空間裏,會有什麼下場”的問題上。

一點都不敢得罪這群人,你就得不到比他們更L但更加人多勢眾一兩個數量級的新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