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23章 研發本土化大潮(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也太不劃算了吧?明明他們到了中國可以享受比曰本低廉得多的物價開支,攢下更多的錢,卻居然還要更高薪!這還不如請中國人自己加班啃呢。”

“就是,讓國美的學生來軟件公司做美工,隻要給曰本人十分之一的工資,他們都4時不要命三班倒了。”硬件部門的魯運達低聲碎碎念了一句。

因為他老婆就是美院的,當年做過“植物大戰僵屍”電動的美工。當年鯤還在做初代街機呢,所以也算是公司美工領域的元老了,不管藝術水平怎麼樣。

但顧驁很有魄力:“人力成本是我要考慮的問題,你們不用考慮。我請曰本人,就算暫時高價,也不會超過三年。等到90年代,我要實現遊戲策劃、腳本和美工人員的全麵本土化。大家與其擔心這個,還不如想想看怎麼樣讓新招進來的人努力跟著曰本人學習,把他們的本事都學到手,把與國際先進理念的差距徹底彌合掉。”

顧驁這麼了,也就沒人再會反駁,畢竟問題的矛盾,推到了“跟著曰本人打下手的中國雇員是否努力,是否盡快把本事學到手”。學到手後就是曰本人走人的日子。

80年代後期,正是曰本經濟最瘋狂、科技產業雇員薪酬也最牛逼的時代。顧驁找個在東京業內幹過幾年、在秋葉原摸爬滾打的策劃師、美工師,你沒50萬日元月薪根本拿不下來。

加上去年10月後日元升值了,兌人民幣的黑市彙率目前已經漲破0兌1大關。再算上“去生活環境惡劣的窮國打工,要額外加錢”。

這就意味著顧驁可能要花相當於三五萬人民幣的月薪,才能請到一個曰本人。可這些人到了中國,其實享受的是豬肉1塊5角錢的物價,簡直就跟活在堂裏一樣。

但願這個落差,能讓旁邊的中國美工和策劃師奮起直追,拋掉那些“誘導玩家如何意淫打怪升級太丟臉了”的傳統節操,把端著的架子徹底打碎,盡快進入賣爽賣萌賣殺必死的血腥市場競爭狀態吧。

於是,與會的軟件部門負責人和骨幹,當著顧驁的麵又請示了一些細節,討論了一下,決定把之前提到的鯤負責漢化的部門,也合並到這個工作室裏。

顧驁張了張嘴,最終沒有反駁。

印象裏,他依稀記得國內87年那波開始搞漢卡、中文PS的人,貌似都是京城中關村成立同期,逃離京城南下特區謀求到的發展。

所以顧驁本意是打算把搞漢化、中文PS的項目組,都彙聚到特區,以謀求招得到足夠的英才。

他怕在錢塘這種鄉下地方無人可用。

但既然前幾年的浙大-斯坦福委培交流生項目,以及鯤原先的外包工作室,已經在錢塘有基礎,加上集中辦公確實更利於管理和成長進步。

“那就這麼辦吧,錢塘就錢塘好了。我本來是傾向於在特區,人才多。不過把鯤的招牌打出去,多做點招聘廣告,應該能把京城那些高校、研究所下海的人吸引來吧。”

顧驁自嘲地沉吟了一句,算是拍板認可這一安排。

手下聽了這番話,卻都覺得顧驁多慮了,無不輕鬆笑著拍馬屁:“特區雖然有吸引力,但國內目前的軟件相關產業,捆一塊兒還不如咱鯤。鯤要在哪裏,人才當然會來哪裏——京城那些同行根本拉不住人。”

86、87這兩年,國內軟件相關行業也算是真正起步了。

做實事的企業是不少的,比如兩年後要成立的清華電子科技和清華科研總公司(後來的清華紫光),那還是實打實想搞硬件、芯片,至少也是搞嵌入式係統的。

當然了,以“漢化、裝電腦、提供外國電腦品牌進口後的修修補補”之類業務起家的,也不少。

比如後世的法務部營銷大神方正,還有就是不方便評價的聯想,都是在這兩年冒出來的。憑心而論,清北中三係勢力,還是清節操值相對濃厚一些。

並且因為產業集群的出現,京城會在87年正式開發中關村,作為軟件科技產業的集中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