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35章 任天堂危機(1 / 2)

如果這世上有誰能比擁有者本人,更關心他的生意興衰,那肯定是他的競爭對手了。

就在顧驁自己密切關注鯤Ps遊戲機上市進度的同時,遠在大洋彼岸的京都,任堂的山內溥比他還要關注。

山內溥去年剛剛60歲,所以如今他麵對新一波的競爭,心態已然跟五年前初次進入家用機市場時,頗有不同,也更加看得開了一些。

五年前的山內溥,隻有56歲,當時還是比較激進的,看到對手推出了些什麼,立刻就要搞一個對標的競品去搶生意。五年之後,年過六旬,看問題就變得更加按照自己既定節奏,不那麼容易心急上火,也不會看到對手有新玩意兒一定要立刻比個高下。

這位老人執掌任堂已經快40年,而如果曆史沒有發生變化的話,他還可以繼續執掌1年,直到1世紀初才退休。也算是把一輩子都花在任堂的事業上了,從4歲幹到76歲。

曆史上,世嘉公司在8位機時代的sg-1000項目上,慘敗於任堂的F,所以急於在1988年就推出16位遊戲機D。

任堂方麵也意識到遊戲機的升級換代肯定是必須的,就像當年8位機替代雅達利600,是曆史的自然。

隻是,任堂從F時代起,用的Pu就是比較低端廉價的款式,Rih650係列的晶片,在1988年前後並沒有足夠表現力的新產品。

如果這時候貿然推出下一代主機,就勢必存在更換Pu、影響全套開髮指令集的繼承性等問題,還會導致任堂一貫的低端價格戰路線無以為繼,肯定要整機漲價。

畢竟,如今的顧驁,以及曆史上的世嘉,在1988年這個節骨眼上,就激進地選用摩托羅拉68000係列的10hZ型最新款Pu來開發遊戲機,肯定是有道理的。

鯤和原時空的世嘉頂著Pu的高價,圖的就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找不到其他性價比的Pu,能達到這個效果。

這倒不是摩托羅拉比英特爾或者別的Pu廠家厲害,而是在那個年代,因為新產品推出頻次低,卡好一個時間點獲得一兩年的競爭優勢,是很正常的情況——直到586之前,英特爾都是每年才推出一款新Pu的,而不是像後世P大爆發時代年年出新款。

這就意味著,在這三年的時間差裏,如果別的Pu廠商用最新工藝和設計插一款進來,很有可能比英特爾牛逼。

曆史上的任堂,在看到世嘉的D遊戲機大賣後,依然迫於技術繼承性,不緊不慢地按照自己的節奏,於1990年才推出替代F的16位機sF,並且在競爭上失掉了相當一部分上一世代留下來的份額優勢,也就不奇怪了。

技術路線和指令集的繼承性,逼著那些遊戲廠商們,在第一代走遠之後,第二代是不可能隨便切換賽道的,這時候隻有各打各的。

所以,這一世,看到鯤的Ps1遊戲機問世,山內溥也是採用了一種冷眼旁觀的模式。

他並沒有選擇逼著研發團隊立刻拿出sF——實際上這玩意兒連立項論證都沒完成呢,就算再逼,也得一年時間,不可能今年就馬上拿的出來。最多比原本時空曆史同期早上一年半載。

任堂的應對策略,是在商務層麵上,繼續挖掘一下降低成本的可能性,用落後的8位機打打價格戰。

同時,在不變更8位的總架構的前提下,略微修正一下電路,比如在主板上加入獨立的音效處理晶片,

或者在遊戲卡帶上發掘更高效的預處理,

研發更高效的記錄電池卡帶、以應對這兩年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可存檔策略遊戲、戰棋RPg遊戲。

畢竟即使同樣是F的紅白機,1990年代初推出的遊戲,效果也比1985年前後的好很多,卡帶式遊戲機的優勢就是可擴展性強。

它不像磁片、光碟的遊戲機,所有數據處理都要靠機器完成。卡帶機的一部分音頻甚至刷新處理,是可以在卡帶裏的額外晶片完成的。有點類似於外掛“獨立音效卡”什麼的。

這麼做的劣勢當然也很明顯,那就是遊戲卡帶的生產成本會非常高企——如果靠升級機器就能得到額外的處理運算能力,那麼隻要在機器上多加一塊音效卡晶片就行了。而如果不升級機器,靠卡帶來完成,至少就意味著每一盤需要這個性能的遊戲卡帶,都要獨立裝一片這樣的音效卡晶片。

這個賬學生都算的明白,如果你隻是在老機器上運行一兩款新時代高效果的遊戲,總賬還是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