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75章 從羅馬登機跳傘走回羅馬(1 / 2)

溫哥華市中心,新西敏斯特區,樓豪華寫字樓裏。

讀完四年大學、已經在地產經紀生涯中磨礪去了少女青澀的章莉,帶著為未知的疑慮,走進電梯,直奔頂樓的一家房產公司。

章莉知道,她要去的這家房產公司,是某家前些年在溫哥華興風作浪的神秘開發商的尾貨接盤處理單位。

溫哥華市區不少項目84年前後蓋好、或者是改建之後,為了防止一個區片一下子投入太多房源導致樓價下跌,或者需要找托兒營造虛假繁榮哄騙剛需,所以就需要這樣的中間人。

章莉是從1988年、大二開始機緣巧合涉足房產倒賣的,大三才開始做中介,去年畢業後才正式開辦公司,並且把事業從多倫多轉向華人更多的溫哥華——

在加拿大做賣房中介的中國人,最大的客源就是其他同樣從新移民過來的華裔剛需。

老鄉騙老鄉的生意,比那些白人的錢更好賺。

當然了,章莉內心也沒什麼歉疚的,因為來到溫哥華這一年多裏,她看到的大多是從香江或者李家坡過來想移民的,大多還對中國頗沒有認同感,甚至還有少數貪財的果官子女。

這種人的錢就算騙得再狠,章莉也能心理暗示自己:“這是愛國的錢,賺得越多越坦然。”

而自從事業重心轉到溫哥華之後,章莉就認識了今要見的這位劉總,因為劉總那兒總是有很多名義上是二手、其實造好後從沒人住過甚至沒裝修過的房源,實在是一個好供應商。

今不知道對方又要鬧什麼麼蛾子了。

……

“劉總,難得您有空主動找我,今是有什麼好事兒麼。”

章莉站在辦公室門口醞釀了一個表情,然後深吸一口氣,走進了劉經理的辦公室。

她已經想好了如何委婉地跟對方接洽。

這個劉總大約40歲年紀,別的倒是沒什麼毛病,就是當年一眼看到章莉的時候,眼神裏就會閃過不合其年紀的光彩,這一直讓章莉挺不舒服的。

不過這年頭穩定的房源難得,隻要不被佔了大便宜,言語上客氣服軟一些,也就忍了。

這四年裏,她已經聽太多曾經同事的悲劇了。

演林黛玉的琴姐,因為去了姐夫的教育慈善基金會,這兩年雖然辛苦點,要到偏遠省份采風調查,好歹不用擔心生計,也不會被男人惦記。

“算算年紀,琴姐也快虛歲9了,估計這輩子她是真不想嫁人了,唉,演一個林黛玉,入戲太深,厭男的心理障礙估計是醫不好了。”一回憶起任雨琴的現狀,章莉也不免有些兔死狐悲。

而除了任雨琴之外,四年前劇組解散時,那些演過其他美女配角的姑娘,也有一半多都出國了。她們的積攢隻夠出國的機票錢和打通關節弄到簽證的資本,然後就所剩無幾了。

有三四個,如今都已經嫁給白人混飯票,加大拿人都佔了一半,真是悲哀。

章莉辛苦的時候每每捫心自問,她也承認,自己的本事不比其他人牛逼多少,一開始踏上房子中介這條路,運氣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當然她演過薛寶釵、能在當地接拍到廣告,所以外國的華人很多都認識她,願意相信她的介紹,也是一方麵原因}

如果當初沒走上這條路,不定她自己也隻能要麼嫁個白人混飯票,要麼覥著臉打電話問國內的師姐{蕭穗}借點錢。

章莉的腦回路,還在胡思亂想可能的應對,下一秒鍾劉總的態度卻讓她瞬間大跌眼鏡。

“這不是章,哦不,章姐麼,快坐快坐,喝茶還是咖啡?你最近發展不錯嘛,今年前五個月就幫我們賣出去了00多套二手房源。”

90年代初,溫哥華樓市還是有不少二級的中介給暗中囤房的大戶當分銷的。

章莉的中介公司是剛開還不滿一周年的,而且來溫哥華也算人生地不熟。除了章莉自己也要跑業務之外,手下的專職業務員,也就四五個人。

這樣一家公司,每個月能賣出四五十套二手房,確實是不錯的業績了,平均每個業務員一個月要賣成十套——事實上,手下業務員連一半都做不到,都是“被平均”的,倒是章莉這個老闆本身,每個月能賣二三十套,撐起了中介公司一半的銷量。

誰讓她的臉好使,形象就有親和力,初來乍到的華裔新移民,都願意相信她呢。

章莉聽了劉經理的恭維,微微一愣:這個劉總,可是從來不跟她這些讚她業務能力的話的,往常見麵的都是“你一個姑娘這樣風裏來雨裏去真不容易啊,要我還不如找個安生的生活方式”之類暗示的話。

對方也從來不統計她的銷量的。

今這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