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1章 複雜的規定(1 / 3)

意外的事情了結了。包括本章共欠了三章。明天開始補。一般速度為當天兩章,等於追補一章。大約三天之後恢複正常進度。請原諒。

——

河東郡安邑縣三麵環山,地勢西北、東南高、中間低。中條山橫亙東南,一般海拔350丈,最高峰唐王山海拔500多丈。西有稷王山,海拔400多丈;東有紫金山,海拔300餘丈左右。中部和南部地勢平坦,海拔一般在200丈以下。丘陵垣地遍布縣境。峨嵋嶺位於縣境北部,一般海拔為200至250丈。

境內河流主要有涑水河及沙渠河二條。涑水河發源於絳縣陳村峪,在縣境內流程150餘裏,由東向西南流入黃河。沙渠河發源於唐王山北麓,由東向西於縣城以北5裏在董澤湖彙入涑水河。

龍是我國的象征。都說我們是龍的傳人。而龍的故鄉,其實就在河東郡安邑縣境內的董澤湖。董澤湖由涑水河、沙渠河兩條河流交彙成而,浩浩蕩蕩,無邊無際。夏秋兩季水量充沛之時,十餘裏平湖荷香吐芯,兩千畝水灘楊柳成行。《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的董父豢龍的地方就是此地。尚有董父廟、過仙橋、並蒂蓮石碑等名勝古跡。龍的故鄉就融於這蓮蓬荷香之中。這裏出產的蓮菜,潔白如玉,孔多渣細,脆嫩香甜。

靠近龍,就是靠近董澤湖。靠近了,就能夠沾到幾分龍氣。但是,為了防止洪水肆虐,還得保持一定距離。安邑縣的縣城建在下遊5裏,就是這個緣故。

村莊則不一樣。村莊首先考慮的。不是交通是否方便,而是取水是否容易。是故,許多村莊,都建在了董澤湖的上遊。河底村、後宮村,就建在上遊支流沙渠河河畔。

衛府所在的河底村距離縣城12裏,距離董澤湖14裏。

後宮村距離河底村8裏。到縣城,走河底村。共20裏。到董澤湖。抄近路,隻有16裏。

沙渠河的水量,其實也算穩定。就今年開春之後。水量頓少。清明之後,後宮村不顧下遊河底村的利益,築壩攔水。

本來水就少,後宮村這一築壩。河底村就慘了。因此,河底村一再派人到後宮村交涉。卻沒有結果。5月底。再不種稻穀就不行了。兩村就暴發了一場較大的衝突。

就在這場衝突之中,河底村名宿衛伯曦送命,其子衛仲道重傷。

聽了事情經過,隨行少年站了出來。抱拳道:“九立兄、赤日姐,讓兄弟去報仇吧。”

蔡邕插言道:“旺財稍安勿躁。此事須得從長計議。”

趙遠也道:“是啊。老伯說得沒錯。這農村搶水搶地,古來有之。上遊築壩。下遊進攻。然後,下遊的老爺不幸了。誰又能知道。上遊有多少人不幸?況且,搶水搶地,乃求生需要,並非十惡不赦之惡行。還是讓老伯決定之後,再動手吧。”

張丹道:“不過,如果旺財兄先去偵察一番,倒是……”

這時,進來一個丫環,輕聲說了句“夫人來了。”往旁一站。然後,衛夫人帶著幾個丫環走進中庭。

又打了一次招呼。蔡邕、衛夫人坐下。蔡琰及衛夫人丫環侍立身後。張丹、趙遠、旺財退到門外。

衛夫人吩咐換茶。幾句閑話之後,衛夫人道:“伯喈兄已經看見了。伯曦去了,寧兒奄奄一息。這兒女的親事……”

“女兒親事依然不變。”蔡邕道,“前些日子,伯喈得罪權勢,罷官遠遁。衛家尚未辭婚。今衛家變故,伯喈亦不敢辭婚。”

“那……這婚期……不知伯喈兄有何打算?”

蔡邕道:“兒女成年,少時心事已了,即行成婚。眼下看來,就止一事。琰兒新得九立、赤日二師,欲學習七聲音階和十二平均律。大約兩年,能竟全功。故兩年之後,即是成婚之期。”

衛夫人道:“妾身有一提議,不知當講否?”

“夫人但講無妨。”

衛夫人道:“妾身以為,寧兒福薄,與令媛無緣。今生命垂危,早不保夕。就算天遂人願,病體康複,隻怕也會落下病根。實不宜拖累令媛。況伯曦已去,更無人提及當日之盟約。故妾身提議,兒女婚約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