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6章 飄散露華(1 / 3)

計議已定,當日安寢無話。次日,吃過早飯,張雯、王亞順著大道南行。走了約一個多時辰,居然到了長江邊。這一帶地形,王亞有些熟悉。感覺跟自己住的巫山差不多。隻是不知道,這個地方是在巫山的上遊還是下遊。

長江滾滾向東流。看見長江的流向,判定位於北岸。岸邊,停靠了一些船隻。岸上,也有一些建築。整體來看,也是百餘棟房屋的模樣,跟三岔的規模差不了多少。

問了一下,地名叫做洪金。張雯沒有聽說過。問王亞,王亞也沒有聽說過。

張雯下到河邊,找船上的船夫說話。打聽情況。返回之後說,賣酒的客商,大約要兩天以後才到。

接下來,兩人就在洪金隨便逛了逛。近中午,找了家飯館吃了午飯。然後調頭北上。

經過三岔,兩人沒有停留,繼續前行。再走了不到一個時辰,終於到了寶瓶。

寶瓶就是一個規模平常村子。房屋建行很稀疏。沒有客棧,也沒有飯館。

這個時候,張雯猜測大約是下午四點。於是,張雯隨便找了戶人家討水喝。順便問問有沒有賣房子的。

村裏的人說,沒有誰家要賣房子。並且說,買房子,還不如建房子。

接下來請教姓名之後,兩個村民均姓王。這兩個姓王的村民對王亞很熱情,對張雯一般。到底是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

聽王亞說,想在這附近定居。兩個村民很高興。一個勁地出主意。張雯不時插話,並心中整理了一下,也就是選地方、找人幫忙,動工。三個步驟。

關於選地方,居然沒有人管。隻要選的地方是別人沒有選過的,就行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地廣人稀。找人幫忙,一般的事情,不需要付工錢。關鍵是到鍾點管飯。勞動力非常便宜。動工則比較麻煩。因為涉及到很多材料。而有些東西,則是本地沒有的。需要向行商提前購買才行。

這日,兩人就在寶瓶村借宿了。三岔飯館裏的住宿費就算白交了。

……

次日清晨。張雯和王亞起來。走出了寶瓶村。約一商量,都覺得寶瓶村風水不錯。於是,就決定在附近找地方。張雯說:“我們也不需要有多大的地方。房屋占地麵積。兩三百平方就行了。就建三岔集市那種三廂房。旁邊再有塊地種點蔬菜什麼的就行。”

王亞說:“三廂房怎麼行?煮飯在哪兒煮?對了,你會煮飯不?”

“哎呀,我忘了這茬了。我還要做酒呢,需要單獨修個大廚房才行。”張雯說。“煮飯嘛,我本來是會的。但我是用天然氣的。現在的柴灶。還沒有用過。我想,師傅教教我,應該就會了。”

兩旁是萬丈高峰,寶瓶村就是山穀正中。兩人再往裏走。行得不遠,山穀就到了盡頭。“師傅,我們再往裏走走吧。看著沒路了。走過去才知道究竟有沒有路。”王亞歎道:“嘿,看不出。你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張雯卻道:“焉知不是‘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直走到大山腳下,前麵確實沒路了。然而,往右看,右邊卻有一道低低的埡口。於是,兩人又折而向右。

上了埡口,極目所見,是一個山間盆地。盆地內,包括盆地旁邊峰嶺的山腰,皆一片金黃。一簇簇、一串串俱是黃花吐豔,一層層、一片片,都是油菜搖風。如果按土地麵積算,絕對在萬畝以上。

“我終於知道這兒是哪兒了!”張雯說。

……

“怎麼?難道徒弟聽說過這兒?”王亞問。

張雯說:“這一片油菜,跟普通的油菜不同。它不用播種,不用耕耘。就算是發生了山火,來年也照樣長出新的油菜。農學家和植物學家曾經多次勘察,一直無法解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可以說,普天之下,如此神奇的油菜地,僅此一處。所以……”王亞插話道:“莫不是神仙種的?”張雯道:“不是。是王昭君種的。據說,昭君臨行前,種下油菜籽,然後囑咐‘連發,連發,年年發’。所以,兩千年來這裏一直開滿了美麗的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