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十七回 “皇太子”的冊封大禮(1 / 2)

且說太宗皇帝欲立三皇子元侃為太子,他召回寇準詢他的的意見,寇準並無異意,太宗皇帝當即下令,任命襄王趙元侃為開封尹,改封壽王,寇準也升為參政知事!

這下襄王元侃也做了開封府尹,也改封壽王,元侃也“親王尹京”了,又一個“準皇儲”誕生了!至於趙元侃能不能當上皇帝呢?這可不敢說,因為這以後的事還多著呢?

至於那個王得一,太宗就把他解職了!

那麼誰來輔導“準王儲”——未來的太子呢?

太宗任命鎮安行軍司馬楊徽之為左諫議大夫,右諫議大夫畢士安為開封府判官,兵部郎中喬維嶽、壽王府參軍楊礪、員外郎夏侯嶠為推官。太宗把他們五人召進大內,親自囑咐他們-定要輔導好壽王!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四月,宋皇後病重,不久駕崩。

宋皇後出生於顯貴之家的宋氏,她自幼出入宮廷,因而見多識廣,進退有度。她幼時隨母入見,即為後周太祖郭威所喜愛,賜以冠帔,當時她才三歲!他的父親宋偓那時是華州節度使,宋氏隨母歸鎮,後來又隨母來賀長春節,這個時候得到宋太祖垂青,再次賜以冠帔。孝明王皇後死後,中宮虛位,至開寶元年(公元968年)二月,宋氏被納入宮為皇後,時年十七,成為宋太祖繼孝惠賀皇後、孝明王皇後之後的第三位皇後!

太祖趙匡胤比宋皇後大二十五歲,趙德昭也比她要大一歲,然而宋皇後和趙匡胤夫妻相處得很和洽。宋皇後性情柔順好禮,史稱她每當太祖退朝,“常具冠帔候接,佐禦饌”足見夫妻相敬如賓。宋後無出,她便撫養養德昭和德芳,德昭和德芳兩個人中,他似乎更為偏愛德芳。由於德昭年紀比名義上的母親還要大,宋後或許是為了回避這種尷尬,對他保持距離,而對於小自己七歲的德芳,就不存在這種顧忌!

太祖暴崩,皇弟光義嗣位為太宗,號宋皇後為“開寶皇後”,次年命她移居西宮。宋皇後同意了!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又命她移居東宮,宋皇後又同意了!

宋皇後去世了,有司上諡號曰“孝章皇後”,然而太宗卻不為皇嫂成服,什麼是不成服,就是不為他穿孝服!

趙光義不但自己不為宋皇後“穿孝服”辦喪事!甚至也不讓群臣為他辦喪事!皇帝隻是把宋皇後的棺柩遷到已死去多年的燕國公主家中,後來權且殯葬在普濟寺!

這甚至連小戶人家也不恥的事情他竟然也幹出來!竟然用這樣的禮遇對待一個皇後,這完全不符合應享有的禮製。大臣們實在看不上去了,翰林學士王禹偁對賓客說:“宋皇後也曾母儀天下,應當遵用舊禮把她埋葬!”王禹偁竟然因此遭貶,出知滁州!宋皇後直到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正月,才葬於太祖永昌陵之北!直至太宗的玄孫神宗時,方升於太廟!

真是太過分了,至於太宗皇帝為什麼對待宋皇後?

“洗腦”!這完全是“洗腦”!因為宋皇後是太祖的皇後,為了完全消除“宋太祖”的影響,給“太祖”有關的東西他一概摒棄!

宋後的父親為宋朝立國有功,兄弟多富貴,幼妹則嫁與名相寇準為妻。宋後病重時,曾對晉國長公主(太祖元配賀皇後所生)說:“我瞑目無他憂,惟慮族屬不敦睦,貽笑於人!”真宗景德間,她的幼弟宋元翰果真來到開封,果然要求分家財!

我們再看一看宋皇後的一生,他十七歲入宮,入宮隻不過八年,當她年僅二十五歲的時候,太祖趙匡胤便離她而去!又過了十九年,年紀輕輕四十四歲自己也撒手人寰!

孝章皇後死後,太宗便毫無顧忌了。這年八月,太宗公開正式立壽王元侃為皇太子,改名為恒,大赦天下,詔皇太子仍兼掌開封府。自從唐朝天祐(公元904年)以來,中原戰亂不止,立皇太子的大禮,早廢止了將近百年。到現在恢複舉行,朝廷內外,舉國上下一片歡騰,老百姓都感到十分新鮮和高興。當太子告祖廟後還朝,京城的老百姓,都夾道觀看,人們看見太子年少俊郎,更加歡呼雀躍大家都說:“真是個少年天子啊!”太宗聽後,卻心中有些不快樂,因為太子的名聲太高了,自己將置於何他!

他馬上召見寇準說:“人心歸太子,我的位置在娜裏?”寇準是何等聰明,他思維機敏,立即答道:“恭賀陛下,這正是國家之幸,萬民之幸啊!”

太宗立即省悟,他即刻入宮告訴皇後、嬪妃、宮中人都前來慶賀。

太宗很高興,又從宮中走出,宴請寇準,君臣暢飲,大醉而罷!

太宗皇帝因為寇準的勸解而釋疑,之後便任命左諫議大夫楊徽之兼任左庶子,右諫議大夫畢士安兼任右庶子(太子侍從官),又任命李至、李沆為太子賓客,太子見之如見老師,太子見之必拜,以備左右谘詢!李至等人上表懇讓,皇帝不準許,李至等人入謝,太宗對他們說:“朕多方考察古訓,始建太子宮,選用端正賢良的人以資輔導,借卿的老成重望,委以調理保護太子的重任。為勸勉太子謙虛,所以與常行的禮儀有所不同,至於《禮》、《樂》《詩》、《書》之道,你們應當多加研習,以俾益太子,不假朕多訓爾,請你們不必講求謙讓,朕相信卿的一片誠心。”李至、李沆等人頓首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