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七十五回 遂城之戰(1 / 2)

且說遼軍在定州受挫後,他不甘失敗轉而又向它的衛星城遂城攻來!

那麼把守遂城的將領為誰?

楊延昭!他就是評書《楊家將》中的楊六郎!

楊延昭原名叫楊延朗,他是“楊無敵”楊業的長子,那他為何又稱楊六郎了呢?

楊延朗原名叫楊玄朗,為了避諱道士趙玄朗(財神趙公明,被宋朝奉為姓始祖,追諡為“宋聖祖”,因此要避諱)的名字,改名叫楊延昭,楊延昭因屢破遼軍,遼人對他十分害怕,據他們傳說北鬥七星中的第六顆(開陽星)是他們的克星,他們因此稱楊延昭為楊六郎!

楊延昭自幼就隨父親習武。成年後追隨其父爭戰,屢立戰功。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北伐幽州,楊延昭當年二十九歲的楊延昭,便被任為先鋒,隨其父先後力克攻應、朔等州。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能。楊業殉國後,楊延昭繼承父誌,領兵鎮守北部邊境。在景州(今河北景縣)、保州(今河北安新縣)等地抵禦遼軍侵擾。在任期間,楊延昭治軍嚴格,多次擊潰遼國入侵!

由於燕雲十六州的淪陷,宋朝喪失了北方燕山山脈這一重要天然屏障。遼國騎兵在沒有任何遮擋的河北平原上可以肆意馳騁殺戮。因此,宋太宗為了加強北境防禦設施,接受了當時滄州刺史何承矩的建議,利用河北平原湖泊、水係多的有利條件。開水渠,挖深池,將河北各地水係相連同。形成了一道自保州沉遼濼至滄州泥沽海口,綿亙九百裏的“深不可以行舟,淺不可徒涉”的,由湖泊、河道、沼澤、淺灘和水田構成的多層次、大縱深水上防禦體係,企圖以水來阻擋契丹鐵騎的步伐。這就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宋朝“水長城”!

北宋的水路防護的,其重點地段就是楊延昭所部駐守的保州、靜戎、威虜三州軍,成為契丹陸路南下必經的咽喉要地。因此,楊延昭到任後,立即趕修城垣,加緊儲備糧草兵器等。同時命魏能屯兵梁門,楊嗣屯兵保州,自則親率所部3000人鎮守中央陣地遂城(今河北徐水縣),正麵應擊契丹鐵騎的刀鋒。

再說這時遼蕭太後及聖宗率10萬大軍越過易水大舉攻宋軍,宋軍節節敗退。遼軍一路勢如破竹,破狼山,直奔戰略咽喉遂城。遂城攻防戰打響了!

麵對數十倍的強敵,楊延昭緊急向後方求援。但總指揮傅潛貪生怕死。座擁主力大軍步騎兵二十餘萬卻拒不增援。結果遼軍將遂城團團包圍。遼軍先是勸降。將用契丹文、漢文書寫的勸降信射入城中。

他們接著便派出遼兵在城外大喊:“城內的宋軍聽著,你們守城主將楊延昭的生身父親楊業,早已被我們生擒,你們快看這就是他的屍骨!”

城上的宋軍放眼望去,果然看到城下有一副骸骨,由四個遼軍抬著,讓城上的宋軍觀看!

楊延昭看到這便站立城頭高喊:“先父終身抗遼,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打倒遼軍,讓遼軍永這不敢踏入中原半步,我今天就要繼承先父的遺誌,堅守好遂城,堅決打好這一仗!”

遼軍勸降未果,於是便開始攻城!

起初,遼軍哪裏把一個小小遂城看在眼裏,他們認為“彈丸孤城,稍頃即克之”。但是他們大錯特錯了!由於楊延昭在城內早有準備,因此遼軍對遂城發動十幾次攻擊,均以失敗而告終!

於是,遼軍改變了進攻的策略。他們用步兵主力,采取人海戰術,以排山倒海般的氣勢衝向彈丸的遂城!同時,遼軍騎兵在後方用弓箭進行掩護。戰鬥打響後,遼軍步兵在騎兵弓箭掩護下,以密集的隊形,推著雲梯,舉著盾牌,拚死強攻。麵對城下的人海,楊延昭鎮定自若,指揮若定,依托事先架設在城垣上的大型木盾躲避對方弓箭射擊!

當敵軍接近後,宋軍遠用連弩進行猛烈而密集的齊射,最大限度的殺傷敵軍。當敵軍靠近後,先用竹竿長將對方雲梯推倒。雲梯上的遼軍士兵也隨之摔死。隨後在城頭用滾木、雷石和灰瓶打擊敵軍。同時用大鍋燒開水後倒下去燒燙對方!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打退遼軍的進攻。

[轉九月底,在屢攻不克的情況下。遼國投入最精銳的皇室近衛軍——王室玉帳親騎,同時抽調大批援兵,全力攻城。為了鼓舞士氣,蕭太後親臨戰場,她等上高台,親自擂響戰鼓,為遼軍助威!遼聖宗還親臨前線勞軍。在蕭太後和遼聖宗的鼓動下,遼軍發起開戰以來最猛烈的攻勢,戰況空前慘烈!後方,數萬遼軍弓箭手以齊射的方式,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之內就向小小的遂城發射了數十萬支箭。密集的箭雨遮天蔽日的砸向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