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十回 羊山之戰的序曲(1 / 2)

宋遼此戰之後,就在當年宋遼又發生了羊山之戰,羊山之戰的整個經過是這樣的!

範廷昭在莫州之戰之不後便病逝,宋真宗任命高瓊代替範廷昭的職位,宋真宗開始製定出一整套作戰計劃來抵抗遼軍的進攻,因為遼軍南侵的路線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宋軍高層的作戰計劃是:在得到遼軍南下的情報後,以鎮州、定州、高陽關三個都部署為中心,他們集中兵力迅速推進至邊境的威虜軍,然後擺開大陣,以北平寨守軍進至大陣西側,防守大陣與西山間的地域,掩護大陣左翼,由莫州都部署的部隊駐屯大陣東側,掩護大陣右翼,然後在邊境與遼軍決戰。這個計劃的關鍵就是王顯所說的“近邊布陣”!

這個計劃太過於理想化,而且很明顯,其製訂者並不熟悉遼軍,也沒有和遼軍作戰的經驗!

首先,這個計劃需要準確的情報!遼軍基本上都是大規模的騎兵,他們的機動性遠遠勝過宋軍,而威虜軍有十萬之眾,他的後勤補充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威虜軍就是宋朝在邊境部置的騎兵部隊,它的位置就在今天河北徐水縣。因此除非有非常準確的情報支持,使宋軍能恰好在遼軍已經出發但還沒到達邊界前其它三關部隊準時趕到威虜軍,擺開大陣,這個計劃才有可能實施!

其次,這個計劃不顧宋遼兩軍的特點,一味追求不切實際的前沿防禦計劃,妄圖“拒敵於國門之外”,想在邊境與遼軍打單純的正麵決戰。誠然,威虜軍一帶確實是遼軍曆次南侵的主要突破口,但宋軍的機動能力不足以保證宋軍能及時封閉它。太平興國四年的滿城之戰中,宋軍及時趕到了威虜軍南的徐河之戰,恐怕這已經是宋軍在情報正確的前提下機動力發揮的極限了。而遼軍的突破口卻遠不止威虜軍的這一點。如雄州一帶霸州一帶也可以作為突破口,如果宋軍隻是一味地固守威虜軍,是不是有“守株待兔”的感覺呢!

正因為對方突破點多,而己方的機動力又不如對手,所以宋軍在河北一直以來很少采用前沿防禦,而是主要采用彈性防禦,宋軍先放遼軍突破邊境,然後在遼軍行進路線明朗化之後宋軍在集結重兵,依靠大河或者依靠大城擺開大陣,阻擊遼軍,而友臨的部隊同時迅速集結形成大會戰,殲滅遼軍!依靠這一戰術,宋軍取得了不俗的戰果,如滿城之戰、唐河之戰、徐河之戰、河東的雁門之戰等,基本上都是這一戰術的範例,就是上一年中範廷昭反擊獲勝所使用的,依舊是這一戰術!

就在當年的七月十日,就在宋真宗得知遼軍圖謀南下之後,他馬上任命王顯為戰區最高指揮官--鎮、定、高陽三關都部暑。鎮、定的宋軍主力開始向邊界的威虜軍調動,等候遼軍的到來!

可是,正如我們所知,這次宋軍的情報並不準確,數萬宋軍在威虜軍整整等了一個半月,連遼軍的影子都沒看見。而這時的真實情況是這樣:遼聖宗耶律隆緒正在炭山渡夏,炭山是遼帝傳統渡夏的地方,這在遼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宋方的間諜卻認為遼國有南下的圖謀。到了九月一日,在定、鎮主力白等了一個半月後,真宗終於下令,定、鎮主力撤回,以節省糧草——宋軍不得不承認自己被遼人忽悠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