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十八回 靈武的前途(1 / 1)

且說張齊賢領旨上任去了,宰相李沆就張齊賢放棄靈武這一觀點了他上了一篇奏章堅決反對朝廷放棄靈武,隻見他在上書中寫道:靈武地方千裏,表裏山河,舍之則戎狄之利,廣且饒矣,一患也。自環慶至靈武凡千裏,西域、戎狄合而為一,二患也。冀北馬之所生,自匈奴猖獗,無匹馬南來,唯資西域,西域既分為二,其右乃西戎之東偏,實為賊夏之境,其左乃西域之西偏,如舍靈武,複合為一,夏賊桀黠,俾諸戎不得貨馬,未知戰馬何來,三患也。為今計,請築溥樂、耀德二城,以通河西之糧道,則靈武有糧可恃,雖居絕域之外,亦可以無恐矣。若不築此二城,與靈武倚為唇齒,則與舍靈武何異?竊恐靈武一失,內地隨在可虞也。謹奏! 真宗皇帝看完之後,命令此上疏在朝廷傳閱,他要大家暢所欲言,討論此事!

而製誥楊億卻堅支支持張齊賢的觀點,他用漢棄珠崖的典故規勸宋真宗放棄靈武,退保環慶。

漢棄珠崖的典故說的是西漢漢元帝的時候,當時的國家麵臨嚴重饑荒,國家一時困難,漢元帝采取大臣賈捐之的建議,對當時的海南島放棄遠佂,而海南島在當時就叫珠崖郡。

隻見楊億在上疏中寫道:臣嚐讀史,見漢武北築朔方之郡,平津侯諫,以為罷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上使辯士朱買臣等發十策以難平津,平津不能對。臣以為平津為賢相,非不能折買臣之舌,蓋所以將順人君之意爾。舊稱朔方,地在要荒之外,聲教不及。元朔中,大將軍衛青奮兵掠地,列置郡縣。今靈州蓋朔方之故墟,僻介西鄙,數百裏間無有水草,烽火亭障不相望。當其道路不壅,饢饋無虞,猶足以張大國之威聲,為中原之扞蔽。自邊境屢驚,凶黨猖熾,爵賞之而不恭,討罰之而無獲。自曹光實、白守榮、馬紹忠及王榮之敗,資糧屝屨,所失至多,將士丁夫,相枕而死。以至募商人輸帛入穀,償價數倍;孤壤築城,邊民繹騷,國帑匱乏,不能製邊人之命,及濟靈武之急。數年之間,凶黨逾盛。靈武危堞,巋然僅存,河外五城,繼聞陷沒。但堅壁清野,坐食糗糧,閉壘枕戈,苟度朝夕,未嚐出一兵馳一騎,敢與之角。此靈武之存無益,明矣。平津所言罷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正今日謂也。

臣以為存有大害,棄有大利,國家輓粟之勞,士卒流離之苦,悉皆免焉。堯、舜、禹,聖之盛者也,地不過數千裏,而明德格天,四門穆穆。武丁、成王,商、周之明主也,然地東不過江、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蠻荊,北不過太原,而頌聲並作,號為至治。及秦、漢窮兵拓土,肝腦塗地,校其功德,豈可同年而語習哉!昔西漢賈捐之建議棄朱崖,當時公卿,亦有異論,元帝力排眾說,奮乎獨見,下詔廢之,人頌其德。故其詔曰:\"議者以棄朱崖羞威不行,夫通於時變,即憂萬民之饑鋨,危孰大焉。且宗廟之祭,凶年不備,況乎避不嫌之辱哉?\"臣以為類於靈武也,必以失地為言,即燕薊八州,河湟五郡,所失多矣,何必此為?

臣竊惟太祖命姚內斌領慶州,董遵誨領環州,統兵裁五六千,悉付以閫外之事,士卒效命,疆埸晏然,朝廷無旰食之憂,疆埸無羽書之警。臣乞選將臨邊,賜給廩賦,資以策略,許以便宜而行。儻寇擾內屬,撓之以勁兵,示之以大信,懷荒振遠,諭以賞格,彼則奔潰眾叛,安能與大邦為敵哉?若欲謀成廟堂,功在漏刻,臣以為彼眾方黠,積財猶豐,未可以歲月破也。直須棄靈州,保環慶,然後以計困之爾。如臣之策,得驍將數人,提銳兵一二萬,給數縣賦以資所用,令分守邊城,則寇可就擒,而朝廷得以無虞矣。

而朝中大部分官員卻支持宰相李沆的觀點,他們認為靈武之地扼河西走廊,是西北的一道重要屏障,如果放棄靈武,西夏戎狄就會長驅直入,靈武對我們太重要了,所從我們堅決不能放棄!

兩種觀點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持兩種觀點的人得麵紅耳赤,一時不相上下,宋真宗趙恒也一時難以決斷!

欲知靈武前途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