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九十五回 宰相李沆之死(2 / 3)

一天晚上,真宗派使持他的手詔想升劉氏為貴妃,李沆當著使者用蠟燭燒掉詔書,湊近使者說:“你隻說李沆認為不行。”皇帝的這個主張就此停辦了。駙馬都尉石保吉請求任使相,真宗又問李沆,李沆說:“執行獎賞製度,須有本人親身幹的成績。石保吉憑借親戚鄉裏的緣故,沒有攻城作戰之功,依靠我授以官職,恐怕會使眾人的非議到處流傳。”另一天真宗又再三問起石保吉的事,李沆像當初那樣堅持原議,該事就停止了。真宗因李沆沒有秘密奏折,對他說:“別人都有秘密奏言,你卻沒有,為什麼?”

“我蒙皇恩授以宰相職,公事就公開說明它,何必用秘密上奏的方式?一般秘密奏言的大臣,不是說壞話的人就是諂媚之人,我平常就憎恨他們,怎麼能明知是錯還是照樣去做。”李沆說道。

當時李繼遷反叛宋朝廷已很久,兵力日益強盛,有圖謀奪取朔方的意圖。朝廷困擾於無根據的牽扯,朝廷內外都認為靈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失去靈州,那麼它周圍各郡都不能守住。皇帝對此頗為困惑,就向李沆詢問。

李沆說:“李繼遷不死,靈州就不能為朝廷所占有。不如派使者秘密詔令各州將領,命令分別統領軍隊和百姓使堡壘空著而歸到一處,若這樣,那麼關右的百姓就可得到生息了。”其時眾人的意見各不相同,沒立即采納李沆的建議,沒多久靈州就陷落了,真宗從此更加看重李沆。

李沆任宰相,王旦任參知政事,因為西北邊地用兵,有時到天黑才吃飯。王旦歎息說:“我們這班人怎麼才能坐致太平,能夠優閑自得沒事呢?”

李沆說:“稍微有些擔憂辛勞,足作為警戒。將來四方寧靜,國家未必沒有大事發生。”後來契丹與宋和親,王旦問這怎麼樣。

李沆說:“好當然是好事,然而邊疆的憂患停止後,恐怕皇上漸漸產生奢侈放縱的想法。”

王旦對此不以為然。李沆又拿四方水旱盜賊之事上奏真宗,王旦認為這些細小的事不值得煩勞皇帝處理。

李沆說:“皇上年少,應當讓皇上知道四方的艱難。不這樣,皇上血氣方剛,大加留意聲色犬馬之事,那麼動土木、興甲兵,向宗祠求福等事就會發生了。我年老了,等不到看見這些,這是你參知政事將來的憂患。”李沆死後,宋真宗認為契丹已經修和,西夏納款歸順,就封岱山、祭汾陰,大規模營建宮觀,春秋打獵的製度被破壞,這些事沒有閑停下來的時日。王旦親眼看見王欽若、丁謂等人所作所為,想向皇帝進諫卻又已經與他們一起共事,想離去卻又念及皇帝待己很好。王旦這才認識到李沆事先預知很遠,並歎息說:“李文靖真是聖人。”當時就稱他為“聖相”。

寇準與丁謂友好,多次認為丁謂有才而向李沆推薦,李沆不用丁謂。寇準問李沆,李沆說:“像他這樣的奸詐之人,可以讓他職位居於別人之上嗎?”

寇準說:“像丁謂這樣的人,宰相你一直能壓抑他使他居於別人之下嗎?”

李沆笑著說:“將來你後悔,就會想起我的話。”寇準後來被丁謂所排擠,才信服李沆的話。

李沆任宰相,接待賓客,經常很少說話。馬亮與李沆同一年出生,又與他的弟弟李維交好,對李維說:“外麵議論說你大哥是沒口的瓢葫蘆。”李維趁空把馬亮的話告訴了哥哥。

李沆說:“我不是不知道嗬。然而現在的朝士得以入殿議事,皇上封爵論奏,全無阻塞蒙蔽,政令多能下達到各級部門,大家都可看見它。比如國家大事,北邊有契丹,西邊有夏人,我白天晚上逐項商議所要防備抵禦的策略,我沒有不詳細探究的。縉紳如李宗諤、趙安仁,都是當時傑出的人才,我與他們談論,尚不能啟發我的思想,其餘的新進仕宦之子,他們坐、起、拜、揖,尚且亂了典章順序等級,入席必定自論功勞最多,以希求得到寵愛獎賞,又有什麼策劃值得與他們接觸交談呢?如果委屈自己的意願亂說就是世人所說的像被籠子和罩子網住後隨遇而安,籠罩之事,我是不願承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