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九二章 年末恩科(1 / 2)

林致遠默默地將長公主誤出大門,反身就去了曹先生的院*,打林致遠中毒回來之後,曹京已然從沈修傑那裏搬了回來,依舊做林致遠的幕僚,二人瞞著黛玉等嘀嘀咕咕半宿,次日清晨,林府出了五個功夫最好的高手,連帶著冠纓和鄭衝,一起陪著曹京從側門悄無聲息的出了京城,直奔東南。

小半個月後,林致遠銷假上朝,皇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對林致遠是噓寒問暖,本嫉妒心盛的三皇子和四皇子反倒極為淡定。皇帝臨退朝的時候,戴權笑盈盈的站出,把原本應該落在林致遠手裏一式兩份的聖旨又通讀一了遍,選黃道吉日,林家迎娶慧怡郡主——

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禮部尚書等人終於按捺不住,紛紛上表了聲淚泣下的奏折,引經據典,直言外戚掌權的弊端,又雲古來征戰,多少朝代衰敗就是因重用了外戚,禮部尚書老淚縱橫,懇請皇上收回成命,細細斟酌慧怡郡主的婚事。

皇上不氣不惱,隻是笑著問禮部尚書什麼是外戚。

禮部尚書一怔,掉書袋似的把所知內容一一吐出來,然越說心中越沒底氣,到了最後徹底歇了火兒。原來先朝《禮法》中有雲:後宮嬪妃母族當為名正言順的外戚,皇室公主們的夫家亦列在其中。就是沒說到品級低一等的郡主娘娘,這也難怪,曆代帝王遍隨心性,看中哪位臣子,愛屋及烏,將其家中女眷封一個郡主出來,這事兒比比皆是,

難道還叫這些有名無實的郡主夫家也是外戚?

皇上怕禮部尚書不服,便點了紅霞郡主的名諱,此事當初也是議論紛紛,怎麼平遙王老王妃一鬧,這事兒就不了了之?禮部尚書該當其責!

老尚書明年也就到了榮養的年份,要不是一直看不慣林致遠的青雲直上,他也不會在這種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現在可倒好,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據說下朝歸家之後,禮部尚書便一病不起,他兩個兒子在衙門裏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尼,莫名遭到了上峰的訓斥,老尚書夫人偕同媳婦們去赴南安郡王妃的壽宴,臨到門口,卻被王妃的貼身媽媽攔在外,直言長公主今日駕臨,郡王妃怕兩家見了心中都不喜,便不清尚書夫人等女眷入內了。

眾人這才恍然,得罪林致遠不要緊,得罪長公主可就要了人命嘍!

禮部尚書可不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況且人家林致遠不過是個四品,尚了郡主又能怎樣?想那個姚承允,名聲不及林致遠,品學不及林致遠,不也穩坐了四品鴻臚寺卿的寶座?憑什麼一樣配了郡主的林致遠就遭到禮部尚書的抨擊?

於是又有好挖消息的人開始抽絲錄繭,終於挖出了佟太傅這號大人物。

想當初林致遠的殿試,多少人對他的卷宗拍案叫絕,單禮部尚書多番的白眼,還妄圖把探huā的位置安插給林致遠。那會兒林致遠無名無份,和禮部尚書八竿子扯不上關係,更別說得罪他。多半是禮部尚書自己心胸狹隘,把衝責佟太傅的火兒都撤給了林致遠。

禮部尚書挨了一黑拳,徹底癱在家中。有他做前車之鑒,誰還敢隨便申畔帝王的底線,就是那些禦史大夫們,也開始偃旗息鼓,將矛頭對準了別的方向。

也不知是不是有了林家前後兩樁婚事做引子,一時間京城裏的媒婆們甚是忙碌,今兒刑部侍郎家的小姐下定,明兒太仆寺卿的長子納吉好像姑娘們都開huā兒似的噗噗競相開放,唯恐慢了別家半步。

天氣漸冷,各家的錦緞袍子,鮮紅大氅紛紛從箱籠裏“移駕”冬衣已然穿在身上,萬物開始蕭條,草葉婆娑枯黃,垂柳隻餘空枝,北雁南飛。這或許是某位大家筆下的初冬殘影,卻和京城裏火熱的氣氛格格不入。

童試恩科就定在末月的十五,隔不到半個月就是農曆新年,大街小

巷置辦年貨的人比比皆是,學府街前趁著沒有封街,也有賣紙筆的,也有賣曆年童試名篇的,更有圍了個小圈子在這兒直接壓賭的。眾人無不想趁著科舉的暖風撈上一筆銀子。

十五這日早,飄了小半夜的雪huā漸漸停歇,日頭放晴,大地一片銀裝素裹,地上足有一尺厚的積雪,行人舉步維艱。參加童試的多半隻是孩童,十一二還算正常,十七八的也不少,自然,你往那人群深處瞧,遮掩著麵孔躲躲閃閃的也有不少老童生混在其中。學府街對麵的文泰居掌櫃的是個精明人,知道那些孩童的家長心疼兒子,便老早在門口張貼紅榜,館內提供熱湯,十文一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