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章 戰爭進行時(2 / 2)

這三支軍隊,在曆史上都被委員長給廢了。十九路軍在三二年的一二八事變之後,就被調到了福建,然後慢慢消磨打壓,最後被徹底打散,撤銷了編製。劉青竹控製委員長的時候,正是一二八事變之後,十九路軍被打散之前,這才保住了這支強軍。

東北軍也差不多,曆史上張學良發動了兵諫,逼迫委員長抗戰。之後張學良就被軟禁,東北軍沒了主心骨,又被委員長扔到戰場上當炮灰,很快就消耗殆盡。同樣是有了劉青竹插手後,委員長沒再對鬼子卑躬屈膝,張學良也就沒發動西安事變。當抗戰爆發後,他們也爆發出應有的血性,撐起了東北軍的大旗。

西北軍也一樣,楊虎城沒被抓起來,這員虎將也在戰場上盡展雄風,打的鬼子聞風喪膽。

除了他們之外,就是紅黨的軍隊了。經過整編之後,他們也被調往前線。劉青竹一視同仁,給他們的裝備和其他雜牌軍沒什麼不同。有了這些裝備,紅黨軍隊也不玩兒什麼遊擊戰了,跟鬼子硬碰硬,絲毫不落下風。

有這些部隊撐著,鬼子終於從一開始的勢如破竹,慢慢變成了僵持不下。這讓國人興奮起來,也讓鬼子開始惶惶不安。民國的底蘊不是鬼子能比的,這麼快就進入僵持階段,隨著時間的流逝,民國軍隊會越戰越強,在戰場上學會戰鬥。而鬼子的人口太少,隨著消耗的增加,必然越來越弱,最後一敗塗地。

鬼子的國家很特別,幾次賭上國運的戰爭,都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被一撮人拖進了戰爭中,其他人不得不跟上。而前幾次賭國運都贏了,更加讓鬼子的賭癮越來越重,一到關鍵時候,某些自以為清醒、聰明、目光長遠的家夥,就想著賭一把。而真正的目光長遠的人,隻能被他們拖累。

曆史上鬼子曾經叫囂,是在三個月內滅亡民國。有劉青竹的插手後,民國得到極大的發展,可鬼子隻是將三個月改成了半年而已,依然狂妄的不可一世。結果還不到三個月,他們就被打臉了,別滅亡民國了,再這麼打下去,他們自己就要先滅亡了。於是鬼子中的智者發出了警告,必須盡快結束戰爭。

用談判來拖延時間,或者掩飾真正的目的,是鬼子的慣用伎倆。因此當他們提出要談判的時候,劉青竹隻有一句話,退出所有的民國國土,否則沒得談。而所有的國土,不隻是被他們突然襲擊占領的地方,還包括東北三省和膠東半島。

東三省和膠東半島是鬼子早就占據的地盤,算得上是吃進肚子裏的肉了。以鬼子的貪婪,豈有吃下去的肉再吐出來的道理?當然是絕不肯答應的。不過為了拖延時間,隻能答應可以在談判桌上討論這個問題。

可惜他們遇到的是劉青竹,根本不允許討論,而是必須交還,否則根本不會開啟談判。

這可把鬼子氣的七竅生煙,再也不談判的事了,還是繼續打吧。即使那些所謂的智者,也不敢承擔失去東三省和膠東的責任,不繼續打還能怎麼辦?

戰爭繼續,鬼子幾乎將國內的所有軍隊都調來了,可是他們在人數上依然不如民國。好在劉青竹開始收力了,讓鬼子覺得民國也開始疲憊了,這才堅持了下來。

劉青竹之所以收了幾分力氣,不是他不想滅了鬼子,而是想更好的滅了鬼子。

如果民國傾盡全力的打鬼子,很可能隻用兩三年時間,就將鬼子打回本土。這樣的話,鬼子雖然損失慘重,可畢竟還保留了不少元氣,恢複起來也快的多。而如果戰爭拖延下去,鬼子就會自己將自己的最後一點元氣都壓榨出來,那個時候再打敗他們,他們再想恢複可就難了。

曆史上鬼子投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大炸彈嚇住了,怕死的皇和內閣,隻能投降了。要是美國不扔那兩顆大炸彈,而是用常規戰爭方式攻進鬼子的本土,鬼子根本不可能有七八十年代的輝煌。

劉青竹正是打著把他們壓榨幹淨的心思,所以不讓軍隊一下子把鬼子趕出去,而是步步蠶食,慢慢推進。既能收複國土,又讓鬼子覺得再加一把經就能頂住,保衛住已經吃下肚的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