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十五章 李太白為何自刎(1 / 2)

文呈聽那黑臉漢子,要拆了樸井彙的骨頭,忍不住笑出聲來……   那漢子明顯一愣:“文大人何故發笑?”   文呈笑道:“無他,無他。   吾一見兄台,欣喜莫名、喜不自禁、喜出望外、喜從中來,喜悅之情難禁也!”   黑壯漢子哈哈大笑:“哈哈哈,文大人果然是讀書人,這詞兒……著實多也!”   漢子湊近文呈:“小人原本以為,文大人不苟言笑,殊不料文大人竟然如此有趣!哈哈哈哈……”   說話間,跑堂來回穿梭,將三盆羊湯和一籃麵餅端上。   羊肉切的極薄,湯色乳白。   文呈自籃中拿起一個麵餅,放慢動作,原來是在暗自觀察,那漢子如何做派。   隻見那廝,從案幾上的淺陶碟裏,用竹勺舀出細鹽放入盆中,撒了一撮芫荽和蔥花;   隨即再拿過一個小陶碟,舀了一勺鹽放進去。   再放入些許茱萸末、蒜末、花椒粉,做了一個“蘸水”。   然後從湯盆裏,用木勺舀出幾大勺羊湯,盛入自己的陶碗,左手拿起麵餅。   漢子哈哈一笑:“哈哈哈,文大人請用!”便自顧自吃喝起來。   ……   文呈自然有樣學樣。隻不過自己口味重,特意多放了幾勺鹽。看的九步開外、那喚作樸井彙的店家,嘴角直抽抽。   至於麼,如若去我那個時代,信不信我拿鹽……還是加碘的,將你醃起來都不帶半分肉疼的。   你好歹也是南棒子國總統,真摳門兒。   羊湯熬的鮮美,羊肉毫無腥膻之氣,著實好喝……可對麵這廝,他到底是誰啊?   文呈慢慢悠悠地喝著羊湯、嚼著麵餅。   看似不慌不忙姿態文雅,實則心裏,正搜腸刮肚、費盡心思的思索,對麵那廝的來頭。心中偶有閃念,卻又怎麼也抓不住……   正左思右想不得要領時,進來一位身穿綢袍的老者。   那老者先與門口兩張案幾上進食之人,互相拱手問安,隨即望見了,麵朝門而坐的文呈。   老者明顯有一點意外,旋即神色如常,拱手一禮,與文呈打了一個招呼,卻是橫街上“崇聖齋”的李掌櫃。   文呈也放下麵餅輯手回禮。   這李掌櫃是替他本家侄子照料“崇聖齋”買賣的。   其侄,乃漢安縣“學經師”,為“學官掾”屬下,秩俸百石,不帶“比”字,這就比晁璽的秩俸高了。   漢代官員、士子,大都羞於談及那“阿堵物什”。認為品行高潔之士,是不應當、也不會被那銅臭玷汙……   至少輿論宣傳是如此定調的。   世家,世世代代家裏都當高官的,自然不差錢,調調兒起高點也無妨……反正永遠都不可能餓著他們,比如袁術袁紹家。   小一些的士族,在朝廷有子弟為官。在各地,地方上也有本族官吏,在老家更是如若諸侯,也不可能餓著他們,比如荀彧家——若不是因為黨錮,這荀家,那會更不得了。   其它的破落士人、普通小官吏,是不能靠啃“聖賢”過日子的。偷偷涉足商賈之事,都是讓管事、或者家族裏的旁支出麵去打理……   靠啃聖賢過日子?   那孔老二,味道估計也不咋地。   吃起來還特別的麻煩:割的不正,不能吃;顏色不對,不能吃;沒與食物相搭配的蘸醬,還是不能吃……   ——矯情!   想當年周天子賞你孔老二,幾塊祭祀剩下來的豬肉,你還不是屁顛屁顛兒的捧回家,還繼續裝做鄭重其事的供在香火板板上幾天,才美滋滋的把冷豬肉“哢吧哢吧”地啃了?   吃了鬧肚子,才總結出來經驗教訓:嗅惡不食——倒也是,肉都放臭了,這個,的確不能吃。   聖人之言,言簡意賅,果然是真理,相當於“開水不能立刻喝”這樣的   ——為啥?   燙不死你!這也要問為啥   真是個傻孩子。   ……   真替孔鯉心疼……可憐的娃,攤上了孔老二這樣一個爹:一年到頭四處流竄、饑一頓飽一頓的不說,還莫名其妙的整出來那麼多窮講究!   人家喝紅酒講究酒具、年份、產地、葡萄品種……人家那是有錢也有閑。   你孔老二當年有啥?   還渴死不飲盜泉水……那是因為你個瓜慫,還不夠渴!   子路在宋國,攔路收過路費,就是因為你被宋國厭棄,人家派兵攔著你。不想讓你找人家的王室,去叨叨叨、叨叨叨個沒完,還打又打不得。   當時你都快餓死了——別說你不知道子路打劫商旅、搶錢養你這事兒啊!   你有種別吃。   董仲舒的味道可能要好一些——畢竟這個更新鮮,剛剛過保質期不久。   嗯,這個新鮮,漢代的,有收藏價值。   學官掾,掌管全縣的教化、官學私學的開辦與監督;還有責任向郡、州,舉薦品學兼優的學子。   學經師主縣學的日常、以及授經解疑。   前者相當於教育局長,學經師相當於縣重點學校校長。   校長開家書店,倒也專業對口,無縫銜接。   李掌櫃來到文呈案幾前,側過頭,才驚覺那黑臉漢子:“喲!八爺!失敬失敬,您也在此進食羊湯?”   “哈哈……呃……哈哈哈哈!李……呃……李掌櫃,”被喚作“八爺”那漢子,原本正在專心致誌、咬牙切齒地對付一截羊腸。   被李掌櫃這麼一嗓子,差點沒被噎死:“李掌櫃,來來來,同食同食!哈哈哈……呃……”   多麼熟悉的笑聲……陪我多少年風和雨……文呈陡然想起:這八爺,在漢安縣也是一個不小的人物!乃至臨近的南安縣、犍為郡,聲名都不小。   這廝早年浪蕩於各郡縣,成日裏遊手好閑、卻又從來不差零花錢。現在,則是一個實現了成功轉型的遊俠兒!   遊俠兒這個群體複雜異常,其中的著名人物、名留青史的人物也很多;西漢太祖劉邦,就是其中的成功典型。   關於“遊俠”這個群體的故事,有著大量的各種論述。   遠至春秋戰國,秦漢,到魏晉南北朝、唐宋時期,都有很多歌詞詩賦頌揚他們;   其中曹植、王昌齡的大作比較知名。   後世香港也拍攝了很多影視作品,替遊俠兒宣揚其狹義……不是,是俠義。   ……   那個非要學猴子、跑河裏撈月亮的李白,其實也是一個遊俠兒……隻不過這廝,是一個有文化的遊俠兒。   人家猴子,能夠相互拽著尾巴當安全帶使,你李太白有尾巴沒?沒尾巴你撈啥月亮,那是你家的?   ——有證沒有?無證,罰……,違規泊船,罰……;無安全帶,罰……;違反宵禁,罰……,沒有居住證,罰……,還帶著豔姬,涉嫌樸(這字,念瓢)啥啥啥,罰……,   “冤枉啊!差爺,這幾個美女,是別人送我的……”   “誰送你的?”   “是那汪倫。還有元二,他去西域出差了,《送元二使安西》。   留著這些美女會出牆!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之念,還不如送我。這都有證據的,我還給他倆各自寫了一首詩,有詩為證!”   哦,有詩為證啊!嗯,這個比較高端,相信你!   現在你涉嫌:非法轉讓使用權,罰……;擅自改變使用性質和用途,罰……;野泳,罰……喂喂喂!額警告你哦,別訛征服!喂喂喂,趕緊拉住他!   結果,李白就這麼淹死了。   將李白定性為“遊俠兒”是有根據的。   這廝雖然曾經有職司,但那個沒有經過組織上任命,屬於皇帝私人雇傭:   皇帝心情好,叫過來,陪著逗大家開心一下;平時就丟在角落裏,坐冷板凳數螞蟻……   在正經的官員係統裏,他是沒人事檔案、沒編製、沒品級的“三無人員”。他一個商賈之子、罪囚之後,沒資格參加那啥啥啥考試,其實也蠻可憐的。   李白這廝一天到晚正事不幹,五歲從新疆碎葉城,跑到四川綿陽。   二十五歲那年,纏著他做生意的爹李客,買了一把四十米長的儀劍。   告別了趙師傅、著名的“縱橫家”;”從此頭戴綸巾、腰別長劍,全國各地的瞎竄。   喝醉了就吹噓自己:“十步殺一人”……就他那支破劍,連鋒刃都沒開。   真打起來,別人揍的他鼻青臉腫,“事了拂衣去”——離去都半個時辰,他都未必把劍拔出來了……忒長,費勁兒。   隻好爬起來拍拍灰塵:“千裏不留行,不知心恨誰”,小本本上都不知道該咋寫……   後一句,是這廝《怨情》那首詩裏的。   吹的是虛無縹緲的牛比,挨的是實實在在的牛踢……   何苦來哉!   ……   這八爺姓段,常年結交三教九流人物。標誌性特點便是:開口必大笑。看似人畜無害,嗬嗬,若是誰惹了他……那是相當的麻煩——麻煩就大了!   這可是相當於隱形縣尊一樣的存在。白天孔二楞子說了算,晚上……   這八爺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