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二十九章 成婚 10(1 / 2)

【勿點,本次發布防盜版,正文上午八點前換上,如未顯示請刷新】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年)。[1]

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名珙字君瑞[2])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孫飛虎、崔母、鄭恒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3]

該劇具有很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作者寫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寫情與欲的不可遏製與正當合理,寫青年人自身的願望與家長意誌的衝突;表達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全劇體製宏偉,用了五本二十一折連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雜劇中是罕見的。該劇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極具詩情畫意。[4]

張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國小姐崔鶯鶯,一見鍾情,而無計親近。恰遇叛將孫飛虎率兵圍寺,要強索鶯鶯為壓寨夫人;張生在崔母親口許婚下,依靠友人白馬將軍的幫助,解除了危難。不料崔母卻食言賴婚,張生相思成疾。鶯鶯心愛張生而不願正麵表白;幾經波折,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於至張生住處私會。崔母覺察跡象,拷問紅娘,反被紅娘幾句話點中要害,勉強答應了婚事,卻又以門第為由,令張生立即上京應試。十裏長亭送別之後,張生到京考中狀元;而鄭恒借機編造謊言,說張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賴婚,要鶯鶯嫁於鄭恒。後張生趕來,鄭恒撞死,崔、張完婚。[4]

張生(張君瑞)

張生先父官禮部尚書,可見他也是書香門第出身,自幼在此環境熏陶下,勤奮學習,學成滿腹文章以求金榜題名。時運不濟,造化弄人,多次應舉,均名落孫山,因此“書劍飄零,遊於四方”。由此可見,張生的願望是:但求功名日,光宗耀祖時。但這位飽學之士在偶遇鶯鶯時,卻將功名利祿拋向九霄雲外,將23年的艱辛與努力置於十八層地獄,義無返顧地把追求自由愛情放在第一要務。於是經史子集卻成了他追求愛情的幌子,在之後的歲月裏他相思難寐,更別說讀書學習了,在普救寺英雄救美,絞盡腦汁爭取愛情,終於愛情有望,卻遭崔夫人拒絕,以“俺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為由,張生迫不得已,隻能赴京趕考,未料到自己的愛情卻建立在功名的基礎之上“得官啊,來見崔夫人;駁落啊,休來見崔夫人”的確,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未遇鶯鶯時,張君瑞“書劍飄零功名未遂,遊於四方”,遇鶯鶯後,他胸有成竹,勝券在握,最終“一舉及第,得了頭名狀元”。[8]

紅娘

紅娘不僅僅是一個裨女,而且是劇裏劇外的聯絡人,她作為作者代言人,直接體現了作者的意圖,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和意識加在了她的身上,她左右著劇情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紅娘奔走於崔、張之間,周旋於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中,老夫人維護封建綱常和家族利益,維護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禮教,要打破它,就需要紅娘這樣具有大膽的反抗精神而又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俠氣角色,她見義勇為,情緣反禮,願為“有情人終成眷屬”掃除障礙鋪平道路,因此,她在劇中具有相當高的地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