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利劍出鞘(十三)(2 / 3)

“李大澤,我的傻東北,還不快轉移!”

“你們不是說已經幹掉了日軍迫擊炮陣地了嗎,還幹嘛那麼著急轉移?”

“兄弟呀,我們對麵是一個重裝騎兵大隊,他們有十二到三十二門迫擊炮,快!”

武藤喜人看到迫擊炮炮擊過程中,五百米外一片火海,樹木燃燒,石頭被移平。他得意地摸了摸嘴唇上的八字胡,對自己身邊的少尉說:“看到了嗎,平陽君,你認為在如此密集的炮火轟擊下支那人還有活著的可能嗎?”

“長官英明,您用了不到一個小隊的代價,便全殲了能打敗我們神風特遣隊的支那軍人。神風特遣隊可是我們帝國最為驕傲的部隊,現在上尉閣下也是我們最為驕傲的軍人!”

平陽的馬屁剛拍完,兩發炮彈正好落到日軍四門迫擊炮當中。三名搬運彈藥的日軍一看迫擊炮隻是全部掀翻還沒有完全報廢,他們放下炮彈,跑過去搶運迫擊炮。天空中再次出現了拖著尾巴的炮彈,帶著劃破空的嗤嗤聲向他們的頭頂砸來。一名日軍剛搬到一個炮管,便被落在身邊的炮彈炸為兩截,這兩發炮彈徹底摧毀了四門迫擊炮。

武藤喜人呆呆的站在那裏,兩眼死死地盯著被摧毀的炮兵陣地。

“上尉閣下,我們要不要繼續進攻?”

“平陽君,你是不是沒有長腦子,進攻,拿什麼進攻!”

武藤喜人垂頭喪氣的來到了町田保的身邊。

“武藤君,進攻還順利吧!”

“參謀長閣下,失敗了,而且是完敗!我沒有想到這股支那武裝有如此強大的自動火力,我們完全被壓製!”

“好了,我們向在歸綏的山本熊二將軍和永安拓真中佐發報彙報一下,請示督促其他兩縣的援軍加快速度。”

山本熊二和永安拓真終於等到了町田發來的電報,但一看內容肺都要氣炸,短短四個小時又損失了將近一個小隊。

“將軍閣下,我看還是讓他們先圍而不打,等待援軍!”

“永安君,如果他們趁機溜走呢?”

“將軍閣下,卑職同意町田參謀長的分析,支那人是為了吸引我們另外兩路援軍,減輕逃亡車隊的壓力,在另外兩路援軍到達之前他們是不會撤退的。對於我們來說現在追擊車隊已經是鞭長莫及,為今之計就是全殲這夥支那軍人,我們好向第二軍司令官西尾壽造中將解釋。”

“永安君,如果將全部的兵力壓上還是不能取勝我們將怎麼辦?”

“將軍閣下,即使援軍到達也不一定能全殲這批武裝力量,但卑職還是認為消滅他們不僅僅是要靠我們,還要靠支那人幫我們!”

“依靠支那人?”

“對,要支那人幫我們,將軍還記得昨天晚上我給你講的曹操和袁氏兄弟的故事嗎?”

“你說是要靠支那的國共兩黨幫我們?”

“將軍閣下,是依靠國民黨,而不是共產黨。在國民黨中有一大批人一直信奉‘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當他們看到抗日獨立縱隊勢力變大有威脅自己的可能時,您認為他們會坐視不理嗎?”

“攘外必先安內?”

“對,攘外必先安內!從中國的曆史來看,攘外必先安內無疑是被各個時期的統治者所遵循的治國方略。早在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就提出口號“尊王攘夷”—先“安內”以“尊王”,“尊王”而後才能“攘外”。西漢景帝的老師晁錯力主削藩“攘夷必先安內”,引起當時朝廷的激烈爭論,大多數人都不同意或認為時機還未到,以竇嬰為首的認為當時應一致對外,對付匈奴;晁錯以政治家的眼光說服漢景帝最後選擇繼續和匈奴和親,而將注意力集中到削藩上。結果,漢景帝的削藩除去了內憂,加強了中央集權,增強了國力,為武帝對匈奴動武、解決邊患創造了條件。宋初的趙普給宋太宗的折子中說“中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明朝於謙《急處糧運以實重邊以保盛業疏》提到:“臣等看議得,疆兵以足食為本,攘外以安內為先。支那的國民政府蔣介石遵從支那曆代政府先輩的足跡提出“攘外必先安內”,這才使我們關東軍以區區三萬人的兵力打敗了支那最為精銳的東北軍,輕而易舉的得到了這個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的東北。”

“永安君,你有沒有關注到現在支那人正在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在這種情況下,你還認為蔣介石的中央政府敢向各地的軍閥、共產黨、盤踞在大同的抗日獨立縱隊舉起屠刀?”

“將軍閣下,您還是否記得我曾說過,支那人都喜歡窩裏鬥,他們鬥了幾千年,鬥的手段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隻要我們略微給他們一點好處,他們會一擁而上,那時候什麼仁、義、禮、智、信的遮羞布全會被撕扯掉!”

“好,好,好!”

“報告!”

“進來!”

“將軍閣下,有從寺內打進從北平發來的電報!”

“什麼內容?”

“電報上讓永安參謀去北平具體麵談對盤踞在大同的抗日獨立縱隊的政治手段和策略!”

“好,你辛苦了,回電寺內大將,我即日將奔赴北平!”

“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