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7章 吃著燒烤看電影(1 / 2)

喝著啤酒,吃著一大桌美味的燒烤,林航帶著愉悅的心情開始自己的觀影體驗。

這部《逃離地鐵站》與其說是災難片,不如說是人性片。

地震效果、坍塌場景塑造就如陳道全所言,的確是很真實、很震撼!

那種巨石掉落的場景,林航覺得遠超上一世好萊塢的特效,甚至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但相對而言,更吸引林航的是劇中那跌宕起伏的劇情與在災難麵前人性的涼薄和光輝……

因為地震的原因,十幾個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被困在地鐵站中。

普通的上班族、性格怪異的少女、和藹的老頭老太、和睦的一家三口、大學生、夜店少女、不良少年……三教九流、龍蛇混雜。

他們是各種人群的代表,各種麵孔的畫像,他們不同時刻差異性的表現,反應出人性的複雜與矛盾。

這種差異性是個體之於個體,更是個體之於本體的差異性。

在無法保證生存的情況下,社會規範和道德底線便輕易拋棄。

將人性的殘酷熔鑄劇情中,深刻而清晰地刻畫出人性的美與醜、光與暗。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似乎沒有想到帶來娛樂性的意思,他力求的是創作者和觀眾雙方的嚴肅。

那種冷峻嚴肅的鏡頭和不經意間流露溫情形成驚人的反差,從而有了直抵人心的震撼感。

但讓林航可惜的是,劇中角色的表演……真是浪費了導演的一番苦心啊!

就比如劇中的主角。

在劇中,主角是一個任勞任怨、性子怯懦的維修員。

即便自己孩子生日,他依舊不敢拒絕領導的加班要求,一直和同事幹到淩晨兩點才搭地鐵回家。

地鐵剛啟動,當地就發生了八級大地震,地鐵站隨之倒塌。

當一個往日隻會逃避困難、性子柔弱的維修員遇到這種再也無法逃避的絕境。

這種反差其實是很有意思,就像是我們遇到生活中過去不的坎,要怎麼麵對。

對妻兒的擔心和愧疚,對自己過往性格的反省,麵對困境的絕望,同事因他而死……最終讓主角完成了蛻變。

他用自己的能力在絕境中尋找著生機,逐漸成長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並且……帶領眾人活下去!

這種在絕境中成長和蛻變的劇情其實是情感、情緒的爆發點,極其容易觸碰到觀眾的內心。

但林航看著飾演主角的演員……卻有點無語。

在影片開始時絲毫沒有表現出角色的畏難、柔弱的性格特點。

成長和蛻變也被演得格外生硬,就好像一個卡紙的打印機被硬抽了一張。

而最後男主的高光時刻卻又被他演得軟綿無力。

在劇中,除了耍帥,看不到他任何的表現力和表演張力。

就這演技,也配叫演員?

也難怪這麼好的劇本會出不了成績,林航都有點替導演不值。

當然,有問題的並不僅僅隻有主角,裏麵近乎所有角色的詮釋都很不到位。

或者說,都有一種演員和人物的剝離感,觀眾很明顯可以感覺到他們是在演這個角色。

換而言之,就是人物很不接地氣,代入感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