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時間管理(1 / 1)

有一位心理學家抽取3000人做實驗,問他們一個簡單的問題:“你怎麼樣過日子?”統計結果發現,3000人之中有94%的人隻是忍耐今天,等待未來,等待有什麼事發生,等待還是幼年的孩子長大自立門戶,等待下一年的來臨……

一個人,要管理家,要管理人,要管理事,要管理錢;管理,才能上軌道,才能有條理,才能用而不亂。

時間也要管理,有人一生下來,老天給他的數十年時間,他不知道運用,一生就在時間裏七顛八倒。例如:童年應該讀書,他偏要遊玩;中年了,應該要做事,他想到讀書。如果學習,應該先要為人服務,他偏偏自私,什麼都隻想到自己;等到老年了,應該要為自己保留一些餘力,他又去為兒孫效力,搞得自己精疲力竭、焦頭爛額。人生可以用一些時間去做一點善事、結一些人緣,他偏要去打牌、喝酒、跳舞,浪費了時間,到最後自己生命中的花種不能結果,豈不可惜!

一個人在銀行裏的存款有多少,如何使用,要“量入為出”;每個人在生命裏的時間,你擁有多少,要“量有而用”。當青春已經不再,他還要及時行樂,不知無常將至;當老年了,眼耳鼻舌身,甚至五髒六腑已經不太聽話了,他還毫無警覺,還在繼續濫用,致使一切東西不知它的時間壽命。由於你濫用無度,等到百病叢生的時候,即使再有時間,它也不屬於你的了。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時間就是生命,愛惜時間,才能懂得愛惜生命。如果時間是金錢的話,將每個月所得分作十分,其中用五分去顧念家庭、兒女、親人的生活,另外要以二分去為社會公眾服務,做社會的義工,再有一分留給自己,過著宗教發心、奉獻的生活,剩下的二分,要做旅遊、參學,以及正當娛樂、運動等。

綜合起來,時間的管理,要讓它有正當性,要讓它有建設性,要讓它有成就感;要讓人生的歲月雖然是老去了,但時間卻帶來了你的成就、你的曆史、你的功德。所謂“精神不死”,就是你能留下時間中的許多傑作,昭昭都能存在,例如佛陀的說法、孔子的傳道、玄奘的西行、馬祖的叢林,以及許許多多偉大的建寺、偉大的雕刻、偉大的藝術、偉大的文學作品之光輝,都能輝耀人間,這才是一流的時間管理。

·佛光菜根譚·

會善用時間,就是會處理生命;

能掌握時間,就是能擁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