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做人的津梁(一)(1 / 2)

有許多人問我:“是什麼力量,使得您在麵臨這麼多的橫逆阻難下,還能屢仆屢起,永不灰心?”我想,這與我生來容易感動的性格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我很容易被一個人、一件事深深感動,因此呈現在我心裏的世界,永遠都充滿著光明美好,從而鼓舞我不斷向前邁進。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則,宇宙物理與人類之間,也有它應循的軌則,《中庸》雲:“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把人做好,要圓滿做人處世,也有其應守的法則。

第一,從忍耐中增加力量。做人要有力量,好比英雄要配刀配劍,才顯得英武。《增一阿含經》說:“小兒以啼哭為力,女人以嬌媚為力,比丘以忍辱為力,國王以威勢為力,羅漢以少欲為力,菩薩以慈悲為力。”力量大,就能堅強承擔。忍耐是世間最大的力量,忍苦、忍辱、忍受委屈,逆境要忍耐,順境的好話好事也要忍耐,才不會得意忘形。一切都忍,忍到最後就會成為美化世間的力量。

第二,從明理中隨順因緣。合乎自然就合乎因果、緣起、天命、天理。做人要明理,要隨順因緣,不能逆天行事,凡事不合因緣的,即使做了也不能成功。好比河水,懂得避開障礙,故能川流不息;處世,知道了隨順因緣,才能無往不利。此外,日常用錢應該量入為出,感情處理也要妥當適宜。如果了解每件事情都需要諸多因緣成就,懂得順應自然,就能水到渠成,順利成功。

第三,從發心中莊嚴自己。每個人要發心立願,人生才會有目標。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個願心,成就極樂世界;藥師佛發十二大願,成就東方琉璃世界;菩薩發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發願修行六度萬行,廣度眾生,方能圓滿佛道。能發心吃苦、發心作務、發心服務奉獻,做什麼事都能發心,那麼發心有多大,成果就有多大。

第四,從滿足中感恩說好。有些人總想到自己這個欠缺、那個沒有,能全部擁有該多好!其實,感恩是最大的富貴,感恩別人待我好,感恩交通四通八達、物質應有盡有,乃至道路兩旁的樹木花草,雖然不知道是哪個人種的,但它讓大家乘涼,美化世間,不是該感謝嗎?凡此種種都能感恩、讚美,就是最美好的人生。

第五,從溝通中融洽和諧。凡事要和諧無爭,溝通、交流是要點。與人溝通若一意執著己見,容易產生誤會分歧。像婆媳不和、親子代溝、親鄰不相往來等,皆是起因於觀念上無法溝通。對此,佛門教導弟子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四攝法”,與人溝通、相處,進而營造“六和敬”的環境與心境。總之,人際要融洽和諧,溝通是必修的課題。

第六,從參與中奉獻身心。我們無法離群索居,所謂“三人成眾”“獨木不成林”,每個人都必須在大眾中生活,尋求共生的人生。好比參與球賽,需要每位球員奉獻身心、團結同心,才能製勝。做人處世也是如此,隻有參與大眾、融入團體,才能成就自我。從參與中奉獻身心,以“大眾第一,自己第二”的觀念生活,則無事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