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3章 俠骨柔腸(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唉,可不是啊,現在利潤這麼低,那麼多的費用支出,這可好一下幾十萬沒了,大家得幹多長時間才能把這個錢掙回來啊?”巫娟搖著頭說。

“幾十萬?”我沒聽錯吧。

“一百個人,從小學一直資助到大學,隻要他們繼續上,董事長就繼續資助。可不是這麼多錢啊,說不定還不止呢。”巫娟敲著計算器,估算著一百個孩子的學費。

從巫娟的辦公室出來,我簡直不能理解,在公司緊張得天天望眼欲穿的急等資金的情況下,向晴海卻大筆一揮一下捐出幾十萬。我歎了口氣,幹好自己的事吧,這不是我能左右的。

“春蕾計劃”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並組織實施的一項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社會公益事業。由於自然條件的限製,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的不平衡,特別是傳統習俗的原因,在中國,尤其是貧困山區尚有少數文盲存在,而女性文盲占文盲總數的2/3以上。失學兒童中,女童約占2/3。今天的女童,是未來的母親。母親的素質,影響未來全民族的素質。要提高婦女素質,必須從女童教育抓起,這就是“春蕾計劃”。扶持女童入學,是提高民族素質、造福子孫後代的一項基礎工程。

這幾年也有很多樂於慈善的人會資助一些女童,但是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貧困地區仍然存在,邊遠農村輟學的女孩子數量仍在增加。和婦聯的黃主席接觸後,他們對海天的資助非常重視,派了幾個工作人員陪同我一起到這次受資助的女童家走訪,了解真實情況。

作為一個從小被捧在父母手心裏長大的獨生女,我第一次看到在現在社會還有這麼貧窮的家庭,了解到了生活的另一麵。

一個叫玲玲的女孩子,母親癱瘓,父親癡呆,從小僅靠同村鄰居的好心資助生活,僅僅8歲的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到家就是挑水、洗衣服、做飯,還要喂母親吃飯.我們去的時候是陽春三月,但是小姑

娘的手裂得到處都是口子,讓人不忍直視。還有一個叫小娟的姑娘才9歲,父母不僅都是聾啞人而且早早就過世了,家裏隻有80多歲的老奶奶和她相依為命,一老一小根本沒有種地的能力,僅僅靠老奶奶在馬路上撿破爛為生。家裏漆黑一片,連最基本的床都是由磚頭墊起上麵鋪了幾個破板子,白底紅花的被褥髒成黑色,家裏沒有一件家具,所有的東西都是用磚頭搭的,如凳子、桌子,唯一一件還能看得過去的家什就是一口缺了口的大鐵鍋。這是連舊社會電影裏都無法出現的真實鏡頭。老奶奶手裏拿著一個我們從車上剛扔下來的空礦泉水瓶子,滿眼期盼地目光站在門口望著我們,僅僅看了兩家,我就被眼前的現實刺痛得再也看不下去。

如果不是自己親眼所見,我真的無法相信眼前的情況,自己所受的磨難和他們比起來,那就是天堂。我掏出兜裏所有的現金留給了老奶奶,頭也不回地跑回了車裏,因為我實在不敢直視老奶奶期盼的目光。

市婦聯的幾位大姐告訴我,像玲玲、小娟這樣的家庭在農村還有很多。一個月隻要一百元就可以資助這些孩子,對他們的一生起到改天換地的作用。一百元對一個城裏人來說,可能僅僅是吃頓飯的開支,但是對他們而言卻是如甘霖入土,春風化雨。坐在回城的車裏,我終於明白了向晴海的用意,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那個被人吹捧得象神一樣的馬雲曾說,企業家分為三類:一類是生意人,什麼錢都賺;一類是商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一類是企業家,關注長遠,關注社會責任。一個企業家的成功與否,物質財富隻是表象,社會責任感才是衡量的標杆。如果說以前的向晴海在我心裏隻是一個威嚴的上級,一個有城俯深沉的老板,從捐贈地區回來,他在我的心裏就晉升為不折不扣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