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五章 教爸學習(1 / 2)

“唐家老大,我比你大不了多少,你不用叫我大哥,叫我名字就行。”唐行之。

其實大很多,但這時候的人日曬雨淋,生活物資也不豐富,比後來的人看起來老很多。

“那不好,會顯得沒禮貌。”少年期的唐爸滿臉認真。

“我準備在這住幾,那我們就是朋友了,朋友之間叫名字怎麼會沒禮貌呢?我們都姓唐,要不這樣,你叫我‘行之’,我叫你唐大,簡單明了。”

唐爸思考了一陣,笑了起來:“可以!”

唐爸把書遞給了唐行之,期待的看著他。

第一頁開頭:“最高指示:認識從實踐始,經過實踐得到了理論的認識,還需再回到實踐去。”

第一個數學內容是對數,需要用對數計算實際問題:“解放前,貧農張大伯被迫向地主錢剝皮借錢元,被勒索月分的利息。張大伯在10個月後才還清債務,這筆債務是多少錢?張大伯被地主剝削了多少利息?”

唐行之往後翻,題目差不多都是這個格式,先講綱,再出各種數學內容。

內心複雜了一會兒……

“這是高中內容吧?你上高中了?”

合上書頁,果然是高中的東西,而且是特殊時期的版本。

“我高中畢業了。”

“……你這麼就高中畢業了?那這書也不太難吧?”

“學校裏不教東西,連課本都沒有,就是印各種綱來講。而且一隻上兩節課,上完了就要去給學校種甘蔗和撿牛糞。這書是我借來的,在家裏自學。”

對了,唐爸後來又去別的地方讀過書,84年參加的高考,事件對上了。

但之前的學校裏,也不能什麼都不教,都在教哲學和鬥爭。

當時有些學生整人特別拿手,套一句名言,也不管邏輯合不合當下,就可以拿來整人。甚至套用半句名言,扭曲了全句的意思,也是一樣,都是整人用的。名言真正的意思和邏輯,對這些學生來反而不重要。

這種扣帽子整人的方式,叫做上綱上線。

在這種時候,不管什麼名言,都不過是一些精致利己主義者,為了一己私欲,打擊對手的工具罷了。

這種教育方式自然不可取,然後教育就改革了。

“你哪裏不會?”

“這裏,還有這裏。”

“這不難,你拿草稿紙來。”

雖然唐行之很久沒看這些,但也還解答得上來,有些卡殼的地方,想想就想通了。

幾分鍾就算了個大概,後半部分唐行之懶得計算,丟給唐爸自己去做了。

這一下午,唐爸都在求教唐行之各種數學問題。唐行之都有了自己做不出來的準備了,還好這時候的課本簡單,最難的算了十多分鍾,也還是算了出來。

唐行之琢磨著,自己有必要趁著唐爸不在家的時候,溫習一下功課,以免答不上來……

晚餐吃得比較晚,現在是夏,七點多,差不多全黑了才吃。

主食依然是喝粥,菜和中午沒什麼變化。

在吃飯後,色黑了下來。

唐行之問唐爸,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有就拿出來,他可以教。

奶奶拿出了煤油燈,點亮後,唐爸繼續向唐行之討教。

這會兒唐行之老家的農村很落後,電是有,但貴,都是用煤油燈。

煤油叫做“洋油”,火柴叫做“洋火”,鐵釘叫做“洋釘”、水泥叫“洋灰”。

老唐家這盞煤油燈款式較新,玻璃瓶上還帶一個玻璃罩,煤油燃燒充分,亮度好,油煙,甚至還很省油。

唐爸很認真的谘詢課本上不懂的內容,吸取著“高人”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