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章 莫問前程(1 / 2)

小雞早上喂過一次量比較大的,晚上再喂一次,雖說今天是餓了點,但偶爾一次沒問題。

賺到了錢,晚上睡了個好覺。

第二天中午,傅磊和他說,有人谘詢了一下他們釀酒到底賣了多少錢。

“你沒說實話吧?”

“沒有。就按照我們之前商量的來說。”

“那就好。對方有加入的意思嗎?”

“有,但還不是很明確。”

“那就再考驗一陣。”

這對話一結束,唐行之內心複雜,怎麼感覺像是在發展地下黨。

不過想在這時候把生意做好,是得高度保密的。

錢是王八蛋,但要想做成什麼事,也離不開它,所以唐行之還是決定做生意。但他又不想像後來大多數的商人那麼幹。

地產商他是不做的。包括唐爸以前先是搞政府樓的設計,後來也是做公共設施、學校的工程。

回到了這個年代,唐行之是絕對不會碰房地產的,這裏絕對不會有境澤定律。

除了地產商以外,那種搞起一個崗位,就要頂掉五個崗位的事,唐行之也絕對不會幹。

有人拿珍妮紡織機來和電商比,說時代發展會有人犧牲,這是不恰當的。

珍妮紡織機的出現,代表著生產力大幅度的提升,陣痛之後人們穿衣服變得更簡單了。

而電商沒辦法大幅度提升生產力,它看著是讓每個顧客都買到了許多商品,實際上買家也是某種商品的商人,它把所有行業的利潤搞得薄如紙片,整體利潤變薄,這種商業行為成為主流,能夠養活的人自然減少了。

商品單件的利潤變薄了,那怎麼養得起原來那些工人呢?增加工作時間,增加工作量,增加商品生產總量。

這就是在加大剝削。

後來許多人加班不加錢,不加班就沒工作。製造業、it、廣告等等,都是重災區。

電商讓懂互聯網的人搶不懂的夫妻店的生意,1個搶2個也好,5個也罷,都是讓崗位減少,也同樣是養活的人減少。

重點是,那種被搶飯碗的夫妻店,主人是不懂互聯網才被搶的飯碗。也就是說他們要麼老了,跟不上時代。要麼比較笨,學不會。要麼窮,沒怎麼上過學。

這就是在欺負弱勢群體。

笨和窮不好說,誰能保證自己不老呢?

而且實體店因為成本問題是很難壟斷的,每個小區理論角度都能提供幾十個工作崗位。然而換成電商,一般一種商品,也就隻有一兩家能活,壟斷得太厲害了,工作崗位再一步減少。

剛銀行的時候,唐行之是支持的。剛門麵的時候,他開始懷疑。剛賣菜賣貨小商販的時候,友好值變成了險惡。剛自家勞動者的時候,成了惡意。

某些人曾經有功,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流速,但後來成為了資本家,就不一樣了。

不過,歸根結底,電商之所以能成功,還是因為房子。

現在有穿越門,在這1978年他可以製定更偉大的目標,絕對不是賺錢那麼簡單。

在保證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某個領域內的生產力,然後增加工作崗位。

甚至他不自己幹,也不僅僅是帶著唐爸他們,他會努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不是雇人給工資那麼簡單,他之所以讓人投入米糧,這是接受入夥,參與者每個人都是這些事物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