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一章 深山老村(1 / 2)

太公家所在的山村,比爺爺奶奶的村子,從表麵上看可是窮太多了。

爺爺奶奶家的村子旁邊就是公社,人爭一口氣,至少表麵上別人有的東西,那裏就會有,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努力蓋泥房,連唐行之落戶的那小破房都是半泥半木。

但在太公這裏,則是清一色的竹樓。

比較窮的家庭是不存在石頭地基這個東西的,就是用粗壯的木頭,通常是竹子,作為房子的柱子,然後竹子剖出一條條的竹條做牆,茅草和泥巴、竹子混合著做屋頂。

這種房子當然漏風漏雨,隻要關鍵的地方不漏就行。比如睡覺的臥室牆壁給糊上一層尿素袋之類的,沒有的話可以糊上一層泥。不漏風漏雨就行,保暖效果就別想了。

這種房子在唐行之眼中,到處都是安全隱患,但要不是實在沒辦法,誰會住這種房子呢?

因為下邊是竹子直接插地裏,時間久了就會腐爛,山中小村沒有大風,但年歲一久,小風也能吹倒這種房子。那就要不停的修,總之就是非常辛苦。

這種房子不說現在,哪怕2020年都有人還在住。但2020年住這種並不能算特別貧困,可能是村裏人都出去了,有些老人舍不得那麼多的地空著,一個人借助著工具能打理五六畝地種玉米,一年能落下萬把塊錢。如果他們進城了,那反而沒有收入。

唐行之每每看到破敗的物件,就仿佛看到了老百姓與天地掙命的辛酸。

他的太公曾經是地主,但卻是名聲極好的地主,不是被打倒的那種,新中國成立他也老實把地棄了。

往上數大概200年前,他們的祖輩被清廷迫害,全族搬遷到南方,曆盡千辛萬苦找到了這種山區中的山區,族人才可以活命。因為玉米、紅薯等比較好種,產量又大的作物已經得到了推廣,族人們漸漸就有點積蓄。

唐行之在老家就吃自己種的菜,但要回到市裏,晚上都要去買打折蔬菜的,每次收銀處排隊,他身邊都是老太太。

年輕人,甚至年紀大點的老爺爺,似乎覺得這樣丟臉,但唐行之以及他往上數許多代,都是這樣過來的。他們家並不認為勤儉是丟臉的事,反而覺得是美德。

現在一些人有點錢了,就遮掩自己貧窮務農的過去,而唐行之找不到飯吃第一時間想的就是農業。唐爸隻覺得這樣辛苦,但不特別反對。幾代都是這樣的,勤儉且認真務農。

年景不好的時候,一碗飯就可以換個老婆。但到了年景好的時候就不行了,娶媳婦很花錢的。為了賺到錢,老百姓會種桑養蠶。

風氣就是這樣的,會有攀比,會有歧視,逼迫人不得不努力,甚至得打腫臉充胖子。就連現在打擊攀比風氣,暗中都還是有的。唐爸是貧下中農的孩子,在學校裏吃水煮白菜、水煮蘿卜,他看到別人能吃肉,會非常自卑。甚至在學校務農,挑大糞種菜,他也等別人都睡下了才去。

年景好的時候,老唐家祖上認真種田,是會吃虧的,別人家種桑養蠶會賺錢。但年景不好的時候,糧價上漲,種桑養蠶的就不行了,甚至得抵押田地來換糧食。

就這樣,到太公的時候,太公已經成了這一片山頭最大的地主,同時還是老唐家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