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五章 諸葛臥龍(1 / 2)

熬了一些麥芽糖,硬了之後搞成小塊,做到這時代平均水準就行。

麥芽糖很黏,唐行之小時候還有傳說,有牙醫用麥芽糖來拔牙,他以前是信的,不敢多吃。

距離去縣城還有幾天,現在生活上不愁了,但他覺得自己應該為這時候的國人找點路子。

他決定給人民日報投稿,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發揮他的力量。

稿子是在2020年就寫好了的,修改了十幾遍。他打印了,還沒來得及手寫出來。

1978年到1992年是改開的摸索階段,這時候誰都不知道怎麼樣才好。1992到2004是黃金時期,平穩快速。2005開始是資本的膨脹期,資本進入各個領域,炒高了各種物價。

唐行之其實還好,唐爸在2008年貸款買了一套100平位置挺好的房子,現在想想真是幸運。

在那個時候唐行之看一個叫做牛刀的人寫的文章,說房價要跌。這廝喊跌,開講座,被稱為良心知識分子,賺到的錢在燕京和滬市買房,買了許多套。

後來的那些後輩們,唐行之稍稍思考一下他們的想法,當他們拿到第一筆工資的時候,再看看他們工作地點的房價,他們會第一時間變成鹹魚。

2020年的人比起1978,物質肯定更富裕了,但幸福感就未必了。

那種前仆後繼開店,然後倒閉的人,曾經唐行之不理解他們,現在想想,這是無產階級想要有產的表現。雖然失敗了,但他們是勇士。包括許多人鹹魚度日,那也不是沒上進心,而是在對抗剝削。這些都是集體的意誌。

從大家都很貧窮,搞平均主義,到後來出現超大型壟斷巨頭,中間是很漫長的,在某個時間段裏所有人幸福指數都很高。

唐行之要做的就是,慢慢把人引入那個時間段,然後製造各種陷阱,盡可能把分配停留在某一段時間裏。

從這兩年開始,中國開始對集體進行改革。

各個集體慢慢獨立運作,本來集體是生產型的,現在慢慢會變成生產+經營型,也就是自負盈虧。

這是正確的,增加了人們的積極性,而且多勞多得,少勞少得,讓懶人不能占勤勞的人的便宜。

但這時候的人沒有深入思考“企業產權”這個問題,後期會變得很模糊,國有、集體、個人持股特別混亂,導致了一係列問題。

唐行之運筆如飛,先寫了大鍋飯初期的好處,又寫了中後期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利用漏洞偷懶,然後人們效仿,到現在集體不堪負重。

接著他又讚美了改開的思路,然後又提了“確權”的問題一定要重視。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一個人什麼都沒有,山窮水盡了,饑寒起盜心,就可能去為非作歹了。

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讓人有恒產。

從1990年開始,農村老人和婦女自殺率開始上升,問題就是在土地權上。

農村婦女自殺其實很好明白為什麼,一旦嫁出去,她本地土地肯定就沒了。甚至出去學習、工作,都可能變成城市戶口,想再轉農村戶口是很難的。但她們在城裏有沒有產業。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是很容易尋短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