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十一章 圖書籃球(1 / 2)

唐行之請求隊長把村子裏一塊地劃給他,開個閱覽室。

人們的物質一旦豐富了,就會追求精神生活,閱讀是性價比最高,又偏向於正能量的東西。

唐行之的閱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白天自控力很強的時候看,這時候他可以看得進很多複雜的東西,或是沉重的東西,不會影響他的狀態。然而自控力是有限的,晚上他容易悲觀,那就會去看動漫、網絡裏一些樂觀又輕鬆的,可以恢複心靈力量。

這時候的連環畫都是正能量的,有寓教於樂的意義,看到就買,大方向一定錯不了。

唐行之認真研究過中國的教育發展史,他發現教育是特別費錢的一件事。所以任何朝代都會通過宣傳一些真善美的故事,來普及道德層次的教育。

但往往壞人之所以混得好,就是因為他不怎麼遵守道德,甚至是不怎麼守法。一般老百姓在第一層,他已經思考到了第二層。

隊長找來找去,找不到什麼空地劃給唐行之,就讓他去放農具的地方試試。晚上大家不幹活,可以去那裏看書,電費算隊裏的。

唐行之的規矩是,每天晚上7點開放閱覽室到10點,不得把書外帶。

本來以為一開始不會有很多人來看的,結果很意外,大人小孩來了許多,亂糟糟的。

於是唐行之又加了一條規矩“要安靜”,以不能吵到他為標準。

看連環畫現在真的挺潮挺有趣的,一般家庭沒有這個。

原以為識字的人不多,畢竟連書記都不識字,出乎意料的,居然有不少識字。隻是他們家裏成分不好,當年劃分成分的時候是地主,不可能做幹部。

有識字的給不識字的講故事,都是小聲的講,圍成一個個小圈。

唐行之則是看報紙,倒不是關心政策變動,是他看完了那些連環畫,閱讀癮犯了,把報紙當故事會看。

寓教於樂的書看得多了,人就會講道理,碰到不講道理的就容易吃虧。不過,智力處在第一層總比懵懂無知好,唐行之會保護好大家。等到經曆得多了,人自然就會上升到第二層、第三層,而且是偏向善良守序陣營的。

感覺到大夥思想道德的建設還不錯,唐行之還是給村裏買了三個籃球。

這會兒籃球真不便宜,幾塊錢一個。

正規的籃球場和籃球架,這會兒可搞不了。村子裏有曬穀子的地方,唐行之畫了一個全場和兩個半場,然後找鐵線搞成比正常籃筐要大不少的圈,綁在幾棵樹上。

他手把手的教了一批人怎麼運球、怎麼投籃。灌籃不存在的,會搞壞籃筐,他們村裏人也沒誰有那個跳躍力。

全場可以用來5打5,半場可以3對3。

籃球可比閱讀受歡迎多了,唐行之也規定了平時隻有晚上7點到10點可以玩。

一群小夥子農忙的時候都說累死了,晚上居然能有體力打球,讓人蛋疼。

幹農活唐行之不行,但打球他就厲害多了。籃球是一種對抗性的遊戲,他隻要帶球撞過去,別人輕他四五十斤,肯定會被撞開。於是經常上演1vs5,到後期甚至1v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