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十六章 打造環境(1 / 2)

隊長為了自己、孩子、村子的前途,開始搏一把。

有隊長帶頭,他們也算是響應號召,慢慢的大夥決定幹了,一種野心在眾人心中滋生。

唐行之從公社搞了兩副象棋。連環畫、籃球、象棋填補了他的空閑時間,但隨著看到報紙上一些問題,他猶豫了很久,又拿起了筆杆子。

縱觀人類史會發現,所有社會都是拚爹的。新中國最初的頭30年,偉人把所有人拉到了差不多的地位上,拚不了爹了,改開後才容易創業。

階級鬥爭可以壓製一切鬥爭,比如宗族鬥爭。老唐家和周邊的姓是幾百年世仇,一個階級鬥爭,宗族小年輕把矛頭轉向宗族裏的地主,世仇就差不多消失了。

現在準備改開,也不同於一些人認為的,有什麼必勝的計劃書,其實是沒有的。

幾次危機的度過,靠的是失去工作就回農村務農的建築工,靠的是下崗了頂著寒風賣早餐的下崗工人,靠的是父母省吃儉用供出來的學生,靠的是舉債度日買房的人。所有的勝利,靠的都是國人的忍耐與承擔。

國外經濟學家說中國發展方法不對,其實是很符合經濟學邏輯的,但中國不在他們那一套邏輯中,中國的內核不是經濟,是“文明”。中華文明是bug一樣的東西,試錯成本特別雄厚。但試錯總會有老百姓受苦,所以一開始就要盡量正確。

眼下正是大好時機。

“致同誌:

你好。

這封信本人並不知道該寄去哪,包含了一些本人對未來幾年淺顯的見解,還請謹慎觀看,或是交給專業的人。

鄙人淺見,我國目前最薄弱的地方,就在於工業的落後,工業的發展要進口設備,然而我國的出口產品隻有絲綢、豬鬃、桐油,賺到的外彙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我國貿易逆差嚴重,長此以往,怕是對我們極為不利。”

坐在破舊的靠椅上,桌子是一個腿壞了的,被唐行之墊了石頭的桌子。

停下來思考。

國家這會兒三個大工程,一是葛洲壩代表的水電,二是華北華東的石油項目,三是中西部的鐵路基建,這三是未來中國的工業基礎。

工業初期發展需要買設備,也就是需要搞外彙。

唐行之飛快下筆。

“愚以為,目前局勢對我國有利。西方國家正急切向高科技產業升級,勞動密集型產業被大量外包。亞洲四小龍人少地狹,很快就會達到飽和。而粵省有優質的港口,粵省人和香江人又多是血親,我國有勞動力優勢和廉價土地優勢,可以說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唐行之沒談粵省工業發展,粵省本來的任務就是簡單的賺外彙。約莫在2000年左右,當時許多人擔心不那麼迫切賺外彙買設備了,粵省的經濟就不行了,但後來又爆發了,中國製造許多的產地在粵省,這屬於超額完成任務。

但現在,粵省特別落後,人們不會對粵省有多高的期待。

這一封信是寫怎麼賺外彙的,很多時候有人會說“走了一些彎路”,話是很輕,實際上影響到的人可能有千萬人,所以還是要幫一幫。

那是國家的事,這會兒還有許多個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