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十四章 幹部問策(1 / 2)

唐行之在農事上雖然業餘,但因為經濟學得還行,不管什麼時候他都不迷惘。

中國農產品在飼料材料這一塊,基本都是進口,缺口數量10億畝地。而中國農業紅線也隻有18億畝。

如果未來無法進口到足夠的飼料材料,國內動物就要吃人的糧食,農業就會再次大開荒,而且是高科技開荒。

當然,目前還不至於。

唐行之想要種高粱,現在土地流轉,使用權可以集中到個人手中,這樣他們桂地有些地方也可以搞機械化。

最近人們很焦慮,看到熱錢就一擁而上,這不是人們沒頭腦,而是人們太窮了,花錢的地方又多,人已經成了資本的牽線木偶。

唐行之的務農方式不是炒股,而是老老實實搞機械化,哪怕許多年後才回本,那也行。

河城的年輕小夥90%不懂務農,大量土地荒著,唐行之在土流網上查了查,金城區有一塊地,大概是400畝,想以100塊錢一畝地的價格轉讓,一租就是30年。

地是旱地,但還算平整。

拿下這土地一開始就要120萬,還不算器械錢。

如果直接用來種地,那回報率會讓人絕望。如果可以種高粱做飼料,高粱不怎麼需要水,旱地是能種的,那回報率就還行。要是能夠加工成酒水,回報率就會特別喜人。

某個搞文案的品牌都能租塊地種高粱,他唐行之為什麼不行?

拚文案他不是對手,拚成本、運輸、市場、政策,唐行之還真不怕。

當然,他先記下了那塊土地的位置,要先自己過去看一下,詢問當地人那裏往年是否洪澇、幹旱。高粱不怕洪不怕旱,那也是有極限的。

內心確定了要做酒水後,唐行之接下來還會調查附近的酒水市場,各環節利潤多少,然後思考他能讓出多少利潤。

這就是唐行之這些年的思考模式了,要麼想辦法自建一個經濟閉環,要麼加入某個成熟的經濟閉環。手段就是讓利,隻要他不貪,以及找到不貪的人,初期就能成。

以前他中後期容易被人搶飯碗,但農業這一塊是沒那麼好搶的,土地具有不可複製性。

寫了個簡單的策劃,唐行之又去看李麗賢幹得怎麼樣。

李麗賢說幹得很輕鬆,但唐行之想了想,又招了一名老實壯婦來幫她。

養雞場有簡單的員工宿舍,唐行之之前換了門和鎖。旁邊也有一些人居住,安全問題應該不大。但為防萬一,還是決定再招個人,同時還把來福交給了李麗賢養。

李麗賢是唐行之的“農業產業發展技術顧問”兼農業生產線員工,所以基本工資才有4000。

新招的就是單純的農業生產線員工,基本工資1500,但有獎金、分紅、五險一金。總體上比河市要求的最低基本工資1450高處一大截。

因為活很輕鬆,新員工聽到1500直接就答應了,後邊唐行之補說的條件讓她有些難以置信。

“老唐,你咋了?錢多燒手?真不是1040幹多了,想做點好事?”李麗賢悄悄把唐行之拉到一邊,小聲的問。

“我在搞共同富裕。”

“成本很高的。”

“所以你要幫我看好內部紀律。”

就這樣,村裏有人說唐行之是好人,也有人說他迂腐,或是讀書讀傻了。

當然,議論得最多的是……怎麼又有美女來村?

注冊好了公司,但還有一些事沒處理,穿越時間又到了,唐行之準備回去再倒騰點值錢貨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