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章 落下帷幕(1 / 2)

就在城外的張遼與高順高興之時,城牆之上的衛寧卻要哭出來了。

這徐晃太特麼的勇猛了啊!

就在衛寧敲響戰鼓之時,城牆之上的戰爭已然打起。

和城牆之外一邊倒的殲滅戰相比,城牆階梯之上的肉搏戰更加的血腥、慘烈。

下馬步戰的徐晃一行人,自然也是聽到那陣陣鼓聲,聽到了那震天的喊殺聲,心中震驚的同時,突圍之心更加的迫切。

徐晃麾下二百士卒,在徐晃的帶領下,不要命的衝擊著城牆階梯之上的安邑守軍。

安邑城牆如眾多城池一般,城牆的階梯修建的並不寬敞,隻能容納三四人並行。

安邑守軍所占據的位置,居高臨下,按照常理應當是勢如破竹,但是,衛寧看到的情況完全相反。

看著被一馬當先的徐晃,殺的頻頻後退的安邑守軍。衛寧慌了,在城外的戰爭沒有出現分曉之時,衛寧斷然不敢讓這夥人突上城牆。

安邑城牆高不過兩丈,整個城牆階梯的長度不過三丈有餘,而在短兵相接之後,短短的時間內,徐晃帶領的士卒居然已經衝上了一丈有餘。

看到這,衛寧心急如焚,但又無可奈何,自己身邊根本沒有能敵過對麵頭領的人,不說這些剛招募的新兵,就是張遼手下的那些親衛,也很難在那將領手下撐下三個回合。

“叛國之人,報出名姓!”衛寧心知如此猛將,定非常人,想必也是曆史留名之人。

“吾乃楊人徐晃徐公明,汝乃何人,焉敢口出妄言!”徐晃一聽城牆之人居然蔑稱自己為叛國之人,徐晃怎麼答應?

衛寧聞言,雖然之前心中已有留意,但是聽到眼前之人的話語,心中也是一驚,這是徐晃?和那張遼一樣,五子良將之一?

徐晃的能力衛寧可是知道的,能把如日中天的關羽擊敗,使其不得不撤退,以致其敗走麥城。

知道是徐晃,衛寧心中一動,要知道,這徐晃原先也是做過河東官吏,身為河東人,為何會出現在匈奴陣列之中?

“汝本位河東之官吏,叨食漢祿,不絲保一方百姓,安一郡之民,反而以身為賊,與那匈奴之人朋比為奸,殺戮安邑守軍,所舉所為,與叛國之將何異?”衛寧聲色俱厲,目不轉睛,直視徐晃,意圖摧毀徐晃內心的鬥誌。

深處高義的衛寧,不知為何,隻覺一股氣勢從膽邊升起,麵對著雙目猩紅的徐晃,心不驚、麵不懼。

也許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

身為士子,就要有直麵罪惡的膽氣,以及不畏強權的膽魄。

果然,原先心有不忿的徐晃,見衛寧如此剛直,心中不由一陣淒惶,手中揮舞的大斧,不自覺的力道消減,部隊上升的趨勢也是漸漸減慢。

衛寧見自己的話語有效,立馬來了精神。對於站在道德製高點,痛斥別人不是的話,深處“聖母”遍地的二十一世紀的衛寧,這些話根本不用想,張嘴就來。

“徐晃爾等,多為河東之人,不知保境安民,衛護己方,竟追隨匈奴鐵騎,殺我百姓,奪我民脂,死後有何麵目見汝等先人?有何麵目見爾等父老鄉親?生而不為人子,死而不為人臣,爾等不忠不孝之徒,有何麵目生於天地之間!”

衛寧越說越是氣憤,胸中之氣激蕩,聲色俱厲。

徐晃麾下士卒,麵紅耳赤,但是並沒有停下手中的刀刃,身為軍人,他們沒有選擇。

這時,徐晃大喝一聲,看著衛寧,一字一句道:“我徐晃,生為漢人子,死為漢人魂,今日之舉,雖事出有因,但是你等所言不假,我徐晃即以做出叛國之事,此間事了,我定當一死以謝天地君王!”

徐晃像是想通了一般,手中的戰斧居然又充滿了力量,揮舞間一名安邑守軍被掃落城牆階梯,生死不知。

不僅徐晃如此,其身後的眾多士卒也是雙目含淚:“願隨將軍赴死!”

自古忠義難兩全,徐晃也是難以抉擇,和匈奴劫掠百姓,是為不忠,不跟隨楊奉如此,是為不義。

今天,忠義隻見,徐晃做出了選擇,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來詮釋自己的人格。

但是,眼前的一切不是衛寧想看到的啊!

衛寧心中的劇本再一次超出了衛寧的設想,再一次偏出衛寧的膩想。

電影裏都是騙人的啊!哪有三兩句話就能讓對手俯首臣稱,放棄抵抗啊!此時的衛寧隻想這樣高喊。

看著城外的局勢已經明朗,衛寧心中原本放鬆的心,又被徐晃兩句話給重新嚇得七上八下了。

“徐公明,城外匈奴已敗,再做抵擋以無意義,放下手中兵器,可饒爾等不死!”衛寧不死心,繼續著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