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四七章 雞腦子裏的秦檜(1 / 2)

“阿彌陀佛,既然郭先生讓老和尚滾,老和尚也就隻能滾了!”

沙海愛了郭大路的罵之後,並不生氣,嗬嗬笑著向郭大路彎腰行禮,這才緩步走出房間。

李久三喊來秘書,吩咐道:“讓司機把大師送回大覺寺,路上不要多話,不要打攪他!”

秘書齊點了點頭,快步走出房間,開始為老和尚安排車子。

秘書走了之後,李久三看了郭大路一眼,“子,你可真是一個吃家!不過這次竟然能把沙海禪師的頓悟得法,這也算是厲害!”

郭大路難得謙虛,“不敢,不敢,在您麵前我怎麼敢自己厲害?也就是一般厲害,像您這樣日理萬機整治一國的人,那才叫一個厲害!”

李久三哈哈大笑,道:“我竟然能被你拍馬屁?這真的讓我受寵若驚啊!”

他熱情的招呼眾人:“沙海大師回去了,咱們也不用有什麼顧忌了,這螃蟹都上來了,大家趁熱吃吧!”

眾人也不客氣,他們在看到郭大路剛才從螃蟹中剝出個蟹和尚之後,都感新奇,看著麵前的螃蟹一個個都是躍躍欲試,此時李久三一聲招呼,幾個人便拿起螃蟹開吃,在吃完蟹肉之後,幾個人都好奇的尋找起蟹和尚來,找了半都沒找到,紛紛請教郭大路。

郭大路哈哈大笑,“來來來,我教給你們。其實啊,這個蟹和尚是螃蟹的胃,就在殼子裏,看到沒有?把它撬出來,用刀割開,沒刀子的時候,用指甲蓋也行;割開以後,再慢慢翻過來,好了,這不就成了麼?”

李久三等人嘖嘖稱奇,“咱們都試試!”

片刻後,席龍穀一聲歡呼,第一個將蟹和尚翻了出來,頗有成就感,嬌笑道:“吃了這麼多年螃蟹,竟然還有這種吃法,真的長見識了!”

李久三也將蟹和尚翻了出來,哈哈笑道:“我們華夏吃東西不僅僅隻是吃味道,吃的更是人文典故,曆史淵源,這螃蟹雖然吃得多,卻一直沒有什麼代表性的文化典故,現在大路這個白蛇傳的故事一出,以後咱們再吃螃蟹,肯定就會多出一個找法海的程序,想想都覺得有趣,哈哈哈……”

眾人見郭大路將吃完的螃蟹殼子重新拚在一起,依然形成一個螃蟹的模樣,隻不過背殼上多了一個盤膝而坐的和尚,這螃蟹就如同這老和尚的坐騎一般。

大家覺得有趣,紛紛有樣學樣,都將剝出的蟹和尚放到了螃蟹背上。

自此以後,形成了一個規矩:以後吃螃蟹的人,紛紛以找螃蟹體內的“蟹和尚”為趣,不把蟹和尚找出來,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吃家,而且在找出來之後,還要放在螃蟹背殼上以示已經將螃蟹吃完,否者服務員是不會幫你收盤的。

因為這個吃法是郭大路發明的,百年之後,後人便稱之為“郭大路囚沙僧”,把郭大路傳成為一名下凡的神仙:

是有一郭大路與好友沙和尚賭鬥,沙和尚自己藏起來,看看郭大路能不能找的到。沙海和尚神通廣大,能大能,便藏身到了螃蟹肚子裏,而郭大路比沙海和尚還要厲害,看見螃蟹是橫著走,便覺察出不妥,運起眼一看,果然沙海在裏麵打坐。郭大路那是出名的郭大壞,他也不點破,故意使用了封神法,沙海給囚禁到了蟹殼裏不讓他出來。於是可憐的沙和尚不得以隻能委委屈屈的在螃蟹肚子裏參禪打坐,希望有一日有緣人能把他救出來。而吃螃蟹的時候,誰能把沙海給找出來,誰就是沙海禪師的有緣人。

是以吃螃蟹找和尚,已經成了一個傳統。

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這定然是一些佛教徒編出來特意給沙海和尚正名的,故事裏把沙海和尚放到了一個受害者的地位,特意把郭大路的壞給凸顯了出來。

這個故事與《白蛇傳》中的故事有所牽連,所以一直都被人津津樂道,被後人拍了很多影視作品。

對此郭大路的後人也隻是一笑作罷,不以為意,後世關於郭大路的傳沒有一萬也得有八千,這“郭大路囚沙僧”隻不過是其中較為著名的一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