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七十四章 阿Q正傳(1 / 2)

“我要給阿Q做正傳,已經不止一兩年了。但一麵要做,一麵又往回想,這足見我不是一個“立言的人,因為從來不朽之筆,須傳不朽之人,於是人以文傳,文以人傳——究竟誰靠誰傳,漸漸的不甚了然起來,而終於歸接到傳阿Q,仿佛思想裏有鬼似的。”

“但近日見到了一些人一些事,就越發覺得為阿Q作傳的必要性。”

……

“…………立傳的通例,開首大抵該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並不知道阿Q姓什麼。有一回,他似乎是姓杜,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杜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的時候,鑼聲鏜鏜的報到村裏來,阿Q正喝了兩碗黃酒,便手舞足蹈的,這於他也很光采,因為他和杜太爺原來是本家,細細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呢。其時幾個旁聽人倒也肅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地保便叫阿Q到杜太爺家裏去;太爺一見,滿臉濺朱,喝道:

“阿Q,你這渾子!你我是你的本家麼?“??

??阿Q不開口。????

杜太爺愈看愈生氣了,搶進幾步:“你敢胡!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本家?你姓杜麼?“????

阿Q不開口,想往後退了;杜太爺跳過去,給了他一個嘴巴。

“你怎麼會姓杜!——你那裏配姓杜!“

…………

………………

在原本的《阿Q正傳》裏,打阿Q嘴巴子的是趙老太爺而不是杜老太爺,但郭大路成心要羞辱杜斌,直接就把趙老太爺的姓氏改成了杜,如此一來,讀這篇文章的人,隻要看到這個“杜”字,再結合杜斌與郭大路的矛盾,就自然會聯想到杜斌身上,自此濃濃的諷刺意味便流露出來。

而在這部書中,郭大路將序文中的最後一句也進行了出的改動,把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的人改成了真實存在的人物,比如這個世界沒有胡適,但秦俑的學術觀點與胡適差不多,於是郭大路便把胡適替換成了秦俑,夾槍帶棒諷刺了一番。

所以序文的最後一句變成了:“我所聊以**的,是還有一個“阿“字非常正確,絕無附會假借的缺點,頗可以就正於通人。至於其餘,卻都非淺學所能穿鑿,隻希望有“曆史癖與考據癖“的秦俑先生的門人們,將來或者能夠尋出許多新端緒來,但是我這《阿Q正傳》到那時卻又怕早經消滅了。”

他這一篇文,把杜斌與秦俑都給列入了其中。

這篇文雖然有點不契合時代,寫的是民國的事情,可真正的好文章是能跨越時代的局限性的,現代人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也並沒有什麼閱讀障礙。

尤其是文中所的“精神勝利法”,從古至今,由國內到國外,無數人都有這種行為,已經跨越了種族與文化的界限,寫出來全人類所共有的劣根性,就像懶惰、貪婪一樣,是根植於很多人骨子裏的一種奴性思維與自我安慰的心理。

杜斌在回應郭大路的微博之後,就一直關注郭大路的舉動,當看到寫了一篇的時候,他也忍不住點開鏈接先睹為快。

一篇文看完之後,杜斌臉色鐵青,身子不住微微發抖,“郭大路這混蛋……郭大路這混蛋……”

這篇文章裏有句話得好,“從來不朽之筆,須傳不朽之人”,一篇優秀的足以流傳後世的文章,其文中所寫的人和事便能與文章一起廣為流傳被後人銘記,從而做到人以文傳。

隻不過有人留下的是美名,有的人留下的是罵名,還有的人留下的賤名,也有的人留下的是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