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六十九章 戲清水悠然(1 / 2)

以淩珊領頭,三人四處閑遊瞎逛。Ww W COM不過,留俠鎮畢竟隻是個鎮,就算加上附近村子,也不過幾百戶人,鎮更隻有逢三六九才一次的間集而無日集,時值月中,並非集日,是以街巷各處人不多,想看個胸口碎大石的熱鬧也都找不見,倍感無趣。

便找了個看來年歲不輕的路人詢問外地人來鎮上,有什麼好地方可玩,從老人口中也得了個去處,在西麵,便徑自走去。

不多時便到了鎮西盡頭的一座廟前。

廟叫做雙俠祠,麵朝留俠鎮,背靠東嶺莽莽青山,旁邊有一條叫做謝渠的河自山上來,會流往鎮子北麵,隔開鎮子與農田,最後彙入漢王江。

其實關於留俠鎮、雙俠祠和謝渠三者,尚有一段典故。

據聞留俠鎮最初隻是千裏漢水之畔,百裏伏牛山下一個不起眼的村莊,村名與“留俠”二字更是毫不相幹,叫做七嶺,因位屬伏牛山東麵北數第七座山嶺山腳下而得此名,除了那時從這個村子裏走出去了一個當上府尊的貴人,也沒見什麼值得考究的事,更與十裏八鄉其他村子一般,常年受到漢王江水匪與伏牛寨山賊侵擾,鄉人日子並不好過!

直到三十多年前,也就是大明初建前後,有一男一女兩個不留名的蓋世豪俠途徑此地,正巧碰見一隊山賊害人的情形,便不忿而出手,如神人降利落救下了一村子老幼,因當時下山搶掠的山賊並不多,村子裏的百姓擔心伏牛寨剩下山賊會來報複,便希望兩位大俠留下保護,留俠之名便由此而來!

那兩位大俠自然是沒有留下的。隻不過救人需到底的道理還是明白,且也徹行,故在離去時,上了趟伏牛山伏牛寨,又找到了漢水水匪的老窩,將山賊水匪剿了幹淨,算解了這片地區百姓的後顧之憂!

此後因為少了旱路水路上的強盜惡寇威脅,日子安穩,又是唯一與那兩位武功高強的大俠有過接觸的地方,著實能吸引人,留俠村展迅猛,人口漸多,多年前改村為鎮,才有了今時今日的留俠鎮。

眼下這座雙俠祠所在,便是當時那兩位大俠起初現身殺賊處,等後來他們剿滅了山賊水匪離開,村民有感恩德,便自籌資在此為他們建廟立祠,又因不知那兩人名姓,故而便直接取名雙俠祠。

而謝渠由來,也與那兩位大俠有關。是那時謝渠無名,但因雙俠路見不平,挺身殺寇,滾滾山賊血將這渠水都染紅,數日方褪,便有了血渠的稱呼,不過“血”字終究不吉,便取了諧音“謝”字,另一方麵也是敬謝當時雙俠的俠義俠行!

雖時隔三十年,不過雙俠祠的香火倒還算旺,時有鎮民進出上香。

在廟裏廟外轉了幾圈,察覺已快到晌午,火劫將至,考慮如今雙劫作時痛苦大減,無需外力襄助,淩珊便不打算回去屋裏渡過,便吩咐葉明奴回客棧報平安以免玉淩和青荷擔心,自己則服明月順著旁邊的謝渠往山上跑。

她們俱是身懷內力之輩,身輕體健,行走山林度也遠勝普通人,數裏山路須臾便至,很快到了一處幽靜山坳。泉聲叮咚水清淩,鳥語花香任遨遊,風光清雅,便選在此處渡劫。

淩珊蹲在岸邊撥了撥山泉水,一片清涼,想必身焦體熱時,將大有壓抑作用,轉頭瞧了眼因一路奔動難免臉色潮紅的師姐,眯起眼故意問:“姐姐,這水涼快,等會火毒作時,你也會下水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