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00章 有光(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雖然站在機場對著膚色、發色、眼睛色都很不“詩意”的老外說這句話有點奇怪,但是葉琴琴覺得這句話用來形容這些一年一度的各大電影節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每年都是那麼些套路,老牌的電影節們維持著自己的格調不肯對商業片輕易說“yes”,就隻能熱烈地擁抱各大品牌讚助商和他們身後的利益集團。也就導致演員們來走紅毯的時候總希望能引起那些“金團”的注意,千奇百怪博出位是為了引起觀眾興趣的“名”也是為了品牌青睞的“利”。

每年來電影節的“演員”大體分這麼幾類。

組委會請來的嘉賓,作為評審也好,作為特邀嘉賓也好,毫無疑問這是格調最高的那一種人,尤其是某些江湖上仍有其傳說的封神級別人物,能有一個出現在電影節的紅毯上,對於那些電影發燒友們來說都是一次記憶的回溯和情感的重溫。

帶著電影來評獎的,甚至是自己入圍了個人獎的,這一類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早已成名的人物第n次帶著自己的優秀作品入圍,那跟前麵第一種人也差不多了。如果是不出名的導演、演員,那人家至少也是來正經參賽的,主流媒體對她們還是有所關注的,至於這個關注度的高低,和他們是否是得獎熱門有關。

池遲自然屬於這一種,隨著她憑借自己的電影處女作《跳舞的小象》兩度得獎,這次的大高盧最佳女主角的候選人中她是一個得獎的大熱門,僅次於某歐洲的老牌影後——這位影後這次的作品是一部懸疑題材的電影,男主角也同時入圍了本次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其餘的就比較複雜,一些品牌代言人要在這個時候走紅毯為自己的合作方站台,還有一些是來參展賣自家電影的,這兩種起碼是有正事兒要幹的。剩下的就比較奇怪了,電影節紅毯一張票折合人民幣二三十萬一張,有黃牛專門買票,很多演員也會想去博一個出位的機會。

事實上,這麼多年以來唯一成功的顧惜,那也是有很多家喻戶曉的作品作為基礎的,可惜這些人們看不見這一點,隻覺得自己隻要千奇百怪地往上麵一站,就能一炮而紅從此走向人生巔峰。

當然光有紅毯還不夠,他們還需要媒體寫稿子發新聞,什麼“豔壓全場”“驚豔全場”,什麼“給外國媒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國記者紛紛誇讚”……這些都是拿錢砸出來的。

也是葉琴琴在這兒賺外快的主要方式。

葉琴琴就是個娛樂記者,當年大學畢業的時候去了某個國字頭的部門當社會新聞的記者,後來幹的不爽幹脆跳槽到了新媒體,現在已經成了某個視頻平台下屬娛樂新聞部門裏最拿得出手的記者。

往年來大高盧,她多半是看“西洋景兒”順便賺外快,這些年國內藝術電影式微,國產電影在這些電影節裏麵多半是陪跑的陪襯,她去年和前年連來都懶得來,幫著別人改改采訪稿就是她和大高盧最深的交集了。

今年她來了,帶著一個重要的任務來了,那個任務是得到一份視頻專訪。

專訪的對象就是十七歲就連連拿獎的新晉電影演員——池遲。

從池遲橫空出世到現在,除了一個中字頭的專題采訪一個兩個時尚雜誌的封麵加專訪之外,就再沒有幾家媒體能跟她交流超過五十個字兒了,那些慶功宴、首映禮上的隻字片語對於他們這些娛樂記者來說根本就是隔靴搔癢。

普通的影迷對池遲好奇,純看臉的顏控對池遲好奇,純看肉體的肉體控也對池遲好奇,娛樂記者們對池遲的好奇程度就是所有這些不同品種的人加起來再乘以一個大於一千的係數。

行業內幾乎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等著池遲,你什麼時候炒,你打算怎麼炒,你到底是騾子是馬你出來走兩步兒讓我們看看啊!你有本事去演戲,有本事炒作啊,別躲在劇組不出聲兒……好像唱起來了。

葉琴琴收回自己飛到天際的思路,打電話給她已經先期到了電影節所在城市的同事。

“打聽到池遲住哪個酒店了麼?”

“還不清楚,我現在給那些小報兒狗仔都打了招呼,要是看見池遲第一時間告訴我,結果阿貓阿狗遇見一堆,就是沒找到她。池遲沒找到,我倒是采訪到了溫新平先生,這次溫導演還是沒來,問溫先生池遲在哪裏,他跟我說小姑娘第一次走電影節紅毯有點緊張還暈機,現在已經休息了……當初還是挺好忽悠一人,現在也學會了打太極了……就是找不著她呀,這日子真的沒法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