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0章 準備推廣紅薯!(1 / 2)

大明朝的覆亡、清康乾的盛世,它們的另一個特殊真相之一。

穿了,並不是什麼帝王將相能力多麼的nb,而是玉米、番薯與花生,以及土豆等高產糧食的大麵積推廣應用。這就是“糧食政治學”!

也就是明朝臉太黑,正好撞見冰河期災環境。

然後,崇禎皇帝眼力也不行,也不知道這些高產糧食的作用。缺少化龍晴之筆!

再加上文官們都是坑爹貨,所以才杯局了!

然而,這些對朱子龍來,都不算是太難的事兒。

畢竟他是站在曆史巨人肩膀上的穿越者,清除掉皇室種豬和文官中的垃圾們,也許要些時間。

但,當務之急是,找到這些傳入明朝,或快傳入明朝的高產作物,並大麵積推廣起來。

(實在如果在明朝的當前環境中,找不到全部的高產糧食作物,大不了朱子龍回現代1世紀那邊,帶些種子過來。就是不知道穿越後,這些種子的效果還能不能存活,還能不能有顯著作用?)

這值得考驗考驗和觀察!

第二,一大早。

朱子龍就找到了在莊子裏視察屯田的管家王大用,給他一張自己畫的,玉米、番薯與花生,以及土豆的毛筆圖畫,問他是否見過這些糧食作物。

結果王大用一個都沒見過,朱子龍隻得把這種圖畫讓他傳下去,給眾人看看,看有沒有人見過。

過了大半時間,才有一個據是祖籍是海南的流民,似乎見過圖畫中的一個。

給朱子龍一指,原來是番薯。

果然,外國第一個傳進中國的是這玩意,隻所以是海南人先看見,這恐怕與台灣和廣東附近,由於海盜和外國船時不時客竄一下有關吧?

在正常的曆史上,明後期中國近古第一流的科學家徐光啟。因父喪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江蘇傳播,收成頗佳。

但是還沒得到明朝的重視,明朝就掛了。

然後,陳振龍的五世孫陳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種到浙江,他的兒子陳世元帶著幾位晚輩遠赴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廣泛宣傳,勸種番薯。

到秋收獲,得薯尤多,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競相種植。番薯在華北地區便很快推廣開來,這種號稱祥瑞的糧食作物,就這麼的便宜了清朝!

此時此刻,來了很大興趣的朱子龍認真的讓這個流民,回憶下關於番薯的事兒。

番薯作為高產穩產的一種作物,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早耐漆,病蟲害少等待。除可以充當口糧、飼料,製造澱粉之外,連葉子也能作為優質青飼料利用,幾乎沒有任何浪費的部分。

是較之於隻能種一次就會失效的雜交水稻,更有意義的“穿越神器”!

“回朱大人的話,這個番薯,在海南一帶大家稱它叫紅薯。金管高產,但是一般人種的還真不多!”那個流民的回答,讓朱子龍很是不解。

“為什麼?”朱子龍迫切的想知道原因,緊緊問道。

“其一不好存貯保存,其二食多則心生酸味,其三連種一二年之後,產量就會急減。因而種的人並不多!”這流民想了想,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