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68章 大明貪官的深層次原因,以及……(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隨著朱子龍到處撒錢,收賣官員,通過報紙造勢,以及有皇後的支持。

大事漸定!

許多和範家等人有關聯的地方官員和商人,漸漸邊緣化,成為一些人的替罪羊。他們背後的利益集團,權衡利弊,已然放棄了他們。

甚至出於殺人滅口的考慮,還巴不得朱子龍殺了他們。

大明餘處,各人也是一樣落井下石。這就是時態之風,真是可恨,可憐,可笑也!

當近萬兩銀子送到京城,加上還有上萬輛馬車的物資過來。(朱子龍私藏的更多)內閣閣老,六部大員們,一下子全都眼紅了。

不僅僅是想貪一點,不少正直的官員也是眼紅,因為他們二三年沒過工資了。

沒錯,是真的。

就像後世的中國,有些老板拖欠工人工資一樣。大明的皇帝,也是拖欠一些官員的工資nnn久了。

如果有人告訴你,在古代當官,做到三品大員,卻會窮的叮當響,工資還不夠全家的開銷用度,你一定會覺得荒謬可笑吧。

但在明朝,這可是真事兒。

明代的官員,常常“哭窮”,自己的俸祿,“可謂至薄”。就連清修《明史》的編纂者,都替明朝官員抱不平,“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那麼,明朝的官員不算灰色收入,到底有多少工資呢?

明朝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規定了官員的工資水平: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從一品,七十四石;正二品,六十一石;從二品,四十八石;正三品,三十五石;從三品,二十六石。

正四品,二十四石;從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一十六石;從五品,一十四石;正六品,一十石;從六品,八石;正七品,七石五鬥;從七品,七石;正八品,六石五鬥。

從八品,六石;正九品,五石五鬥;從九品五石。

這個規定,用糧食作為俸祿的計量單位。除了糧食以外,也按照品級給官員一定數量的紙幣——“大明通行寶鈔”!

如果真按照朱元璋規定的這個標準來計算,明朝官員的俸祿,並不比前代低多少。

即便是縣官,每月領取七石大米,也是足夠開銷的。

但是,是的,但是來了。

坑爹的朱元璋,規定官員的工資不得變動,也就是一年後是這個標準,十年後還是,百年後仍然是。

可是,市場的物價會波動呀。

打個比方,以前一元錢一公斤的豬肉,十年後,漲到了十元錢一公斤,你工資還是固定不變。搞毛線啊,不貪汙,任何官員都混不下去。

順年間的內閣輔,李賢(一品官,相當於國家總理)

就,自己的俸祿領到手之後,“日用之資不過十日”,一個月的俸祿,隻夠十的開支。所以,如果要在明朝當個老老實實的官,那日子過的肯定相當清苦。

想想,一個國家的總理,到手上的工資,隻能用十,就是細思極恐。

所以,十官九貪,也是給朱元璋給逼的。他就一要飯的最後當了皇帝,你真以為,他當皇帝有多大的水平?

更坑爹的是,後麵的皇帝,還真認真的執行了朱元璋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