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71章 文化遺產和白銀!(1 / 2)

當然了,啥華夏文化遺產什麼的,也就是一。 Ww W COM

你當真,就算了。

這個時空,你以為朱子龍不這麼做,這些東西就能保住?

忘記了清朝修四庫全書的事了?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6多位高官、學者編撰,8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的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共有5多種書,79萬卷,6萬冊,約8億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

當然,這隻是官麵上的描繪,你真信了,就完了。

認真來講,四庫全書其實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古籍整理。

甚至可以,這是一場表麵上的古籍整理,實際上目的是將古代的文籍篡改,以刪去不利於清朝統治之處,保留對其有利的部分。

根本不是中國老祖宗們,應該保留下來的東西!

它的收集在客觀上其實毫無價值,所謂的‘整理之功’隻不過是集聚篡改後的糟粕罷了。

所以這並不是什麼文化整理,而是粉飾的焚書坑儒,而且較之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大量珍貴的史料遭到篡改或銷毀,不得不稱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文化浩劫。

文人魯迅在批評,明清和民國文人時表示:“現在不別的,單看雍正乾隆兩朝的,對於中國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夠令人驚心動魄。全毀,抽毀,剜去之類也且不,最陰險的是刪改了古書的內容。

乾隆朝的纂修《四庫全書》,是許多人頌為一代之盛業的,但他們卻不但搗亂了古書的格式,還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使下士子閱讀,永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作者裏麵,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

清朝的考據家有人過,“明人好刻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妄行校改。我以為這之後,則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變亂舊式,刪改原文。”----(魯迅《病後雜談之餘》)

所謂,“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

絕不是開玩笑的!

想到這些,朱子龍就是不宵的心想:“就算沒有清朝後來的動作……文化遺產?是四書五經、八股文、詩詞歌賦?還是裝腔作勢的風雅玩意兒?”

如果古董之類的物質文化遺產,朱子龍倒是不介意蓋個博物館,把它們收藏起來。

或許拉到現代去換錢,隻少讓它們完好的保存在現代社會。

如果是歌舞之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可以拍攝成錄像或者記錄成文字來保存。可這些活著的舊時代酸腐文人和他們的垃圾東西,有誰會願意把他們當大爺來伺候啊?

特別是朱子龍這種穿越者,更是不會放在眼中。

真心以為憑著,幾篇狗屁不通的破八股文章,就該手握大權,治理萬民?

去死吧,垃圾們!

如果一切都順著他們的心思來,隻怕是咱們用不了半年,朱子龍的新大明,就得再一次亡國滅種。

如果不順著他們的心思來,他們就會時時刻刻想著如何造反,即使造反不成也要惡心你一下。

所以,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讓人殺了他們。

或者,讓他們從此沒有造反的能力。

正如新中國太祖,以前過的話。隻要方向錯了,那麼知識越多就越反動,真是一點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