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46章 殖民者不是慈善家!(1 / 2)

明朝時空,東瀛。Ww W COM

“東瀛新政權的建設過程,必須依照新方針,搞三分軍事,七分政治,這個絕對不能搞錯了!”內府會議上,朱子龍衝著一眾軍政心腹們道。

下麵一眾弟們,軍官們,秘書們,連忙拿起筆,將朱子龍過的話,一字一字的全寫上,記下。

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是朱子龍借用蔣光頭的話。盡管這位同誌最終敗在了***的手下,但就他個人能力而言,還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一位猛人的。

否則,新中國太祖也不會把他,僅視為敵人的同時,也視為另類的朋友。以及對方!

當年這位光頭佬認為,紅軍的最大不同是實行政治建軍,兵民一體,上下同心,因此必須采取新的策略才能“剿”滅。紅軍既然是靠政治起家的,那就來個“政治剿匪”——“三分軍事,七分政治”。

所謂七分政治,在吾,則加強對匪區民眾管理,加強對匪區民眾宣傳,澄清吏治,務使土豪惡霸橫行鄉裏者滅絕。對貧窮困苦無孤者,給予救濟,對匪區民眾日常生話給予指導和幫助。

這樣,漸使匪區民眾日益脫離共黨,不為共黨所左右。

不得不,他這個方案其實是有效的。隻是,他忘記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且,他手下的那群人實在是太無能,太貪了。硬生生的給他陽奉陰違的搞砸了!

當然,1世紀的許多國家也都一樣。掌權的那群人,其實還是心係老百姓的,出台的政策也是為國為民的為多。隻是從上到下,傳達實行的時候,脫離了實際情況,加上下麵的官員麵前一套,麵後一套。所以,很多時候,好的政策實行不下去。

中國曆史上,為什麼國家出了事,大家從來不罵皇帝,隻罵奸臣?

就算有人造反,也要打出清君側,而不是要打倒皇帝的借口?(盡管後來一般都把皇帝也打倒了!)

那是因為,家下家下的統治下。要真正不管國家死活,老百姓死活的皇帝,還是極少極少的。畢竟,整個下都是皇帝的,要治理好了,皇室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因而,皇帝一般不會搞出太過分的政策出來。一般出來的壞政策,還真的大部分是奸臣搞出來的。

現在的日本,因為朱子龍的大明軍隊入主這裏。這麼多年下來,現在又完全扯下了殖民的遮羞布,要入主這裏了。

各種削藩政策在絕對武力和糖衣炮彈下,這麼執行了一年下來。

現在的東瀛日本,可以沒有退路的所謂大將軍,德家光等人,已經是上了朱子龍的船,下不來了。黑鍋他們背了,朱子龍這邊充當白臉。

滅藩戰爭,一年平推下來,穩進穩推。讓日本的各個大名紛紛絕望,這一年裏投降的不計其數。

投降或戰敗後,這些原先的東瀛大名們,都失去了軍隊。

也就是,以後的朱子龍搞出來的新日本政府。沒有了幾十萬武士的負擔,新政府所需的負擔要遠遠於倒幕戰爭之前的幕府。

就算沒有大明這邊的投入了,光依靠從日本本土多出來的自耕田,租給原先一直沒有地的日本自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