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345章 大明帝國增兵八十個師!(1 / 2)

如果不是一個工業國家,或者初入工業的國家,以戰爭是拉動不了內需的。WwW COM

因為古代是農業社會,商業不達,是冷兵器時代,糧食才是最大的消耗品。對金屬礦石要求不大,但偏偏糧食在古代生產量比較,反而更容易消耗國力,卻拉動不了內需。

另外,古代商人地位低下,本來可以讓商人參與戰爭時候分得紅利。但儒家思想作怪,嗬嗬!

就算商人參與,也是哄抬物價的手段。古時候的商人尤其是中國商人不懂得生產,隻懂得運輸和囤積。導致政府和百姓對商人非常痛恨,經常國難財。所以就算有機會也不可能,何況儒家當道。

再加上明朝以前,實行的是軍戶製度,有戰事的時候才參軍。職業軍人都是保護皇族和地方政府了。對外基本不用兵。也談不上什麼戰爭紅利!

古時候如果皇帝想動戰爭,就會受到各方的刁難,什麼暴君、好大喜功等等。目光短淺,隻看重自己家族利益的大臣們更是激烈的反對。

縱觀中國幾千年曆史,這麼多皇帝沒有幾個楊廣,也沒有幾個漢武帝,更沒有幾個朱棣。

當然,朱子龍穿越後的大明帝國,現在又不一樣了。不能一概論之,總之,就是有了以戰拉需的條件了。

這些年,大明經濟因為歐洲市場的問題,滑坡的比較厲害。而且一旦與歐洲生戰爭,大明對歐洲貿易利潤最大的瓷器、茶葉、絲綢的貿易,將遭受重創。

經濟疲軟,那就以軍工來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機會。絲綢賣不掉。這個不要緊,可以由國家采購,在軍裝的內部加一層絲綢,可以對預防子彈有一定的作用。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將戰火燃燒在國門之外,在敵人的國家打起來。

然後,堅持不懈的維護北美市場!

總之,就是反正老子能贏。那就以口號開路,戰爭的目的,其實就是貿易政治的一個延續。先揍你一頓,老實了自然就乖乖的簽訂不平等條約!

很快,一份計劃就提上了案台。

軍方的參謀部,給出的方案是,以埃及為跳板。奪取直布羅陀海峽的控製權,集中大批船隻,集結部隊,先拿西班牙開刀。

這些年,大明的蒸汽機輪船,其實已經能夠遠洋了,隻是因為國內需要。隻動用一部分在走長途,現在戰時需要,就全上了。

風帆船會遭遇無風帶的折磨,全用蒸汽輪船就沒這個擔心了。

順路去把那幾個狗屁同盟國家的殖民地先搶了,美洲殖民地作為歐洲經濟重要的補充部分,不去洗一遍怎麼對得起海軍的新式戰艦?

-

僅僅半個月,早就與以前不同的大明帝國,戰爭機器一但全力開動起來,讓世人為之震驚。

朱子龍一口氣宣布增兵八十個師,而且還是新軍,按照朱子龍的那種現代編製搞的。一個師包括五到六個團,再加上隸屬於師後勤處的二線非戰鬥單位,比如養殖場等,隸屬於師偵察處的特種偵察連等,再加上師部以及其他單位,所以這樣算來一個師是一萬人左右。

八十個師,就是增加八十到一百萬大軍。

加上之前已擁有的軍隊數量,至此等到完全增加到位的時候,大明帝國的總軍力將達到三百萬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