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349章 做一些自認為有意義的事情!(1 / 2)

企業退休人員熱熱鬧鬧幾百元、機關退休人員不聲不響幾千元”——不同群體間養老待遇差,一直是中國社會關注的焦點。WwWCOM

中國的養老保險,已經實現了製度上的全覆蓋,但不同人群待遇差別較大。這種差別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有多大,怎樣才能彌合?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我國企業職工平均養老金替代率是45%。

替代率45%意味著,退休金是退休前工資的45%。但是,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替代率能達到8%~9%。其中,公務員比事業單位,還稍高一些!

這公平嗎?

大家不都是為國家工作,服務嗎?甚至於,老百姓納稅多,某些人連稅都交的少。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經直言:

“公務員和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卻能領取高於企業人員的養老金,他們的退休金多數由國家財政支付,這就是私人部門的人,覺得非常不平衡的地方。”

對這句話,朱子龍深以為然。

事實上,二十年前朱子龍還沒有穿越明朝時,父親就是一個臨退休的下崗事業單位職工。也就是工人!

當年下崗工人之痛,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在很長時間裏,“下崗職工”不僅承載了社會轉型之痛,還承載著人們對改革成本的負荷和對舊體製的眷戀,預示著千萬家庭的命運改變和社會結構性矛盾的急劇變化。

他們是隨著企業的所謂改製和經營狀況不好,而被拋棄到社會所產生的,他們都是大齡人員,很多是能工巧匠。他們並不懶惰!

本身當年下崗就無收入,生活困難,養傷保險還要連集體統籌部分讓個人交,不交不給退休,真是不應該。

每每想起當年父親和親戚們剛下崗,以及朱子龍自己也當過下崗職工,那時候的生活艱難,生不如死,他就感同身受。

朱子龍隱約記得,那是1999年的除夕夜,屋外爆竹聲聲,煙花綻放,人們告別洪水滔的去年,辭舊迎新、歡度佳節。

既然是過年,春節聯歡晚會自然是繞不開的話題。舞台上,黃宏、句號表演一個叫《打氣兒》的品,其中黃宏扮演一位下崗職工。

句號扮演街道辦官員,得知句號對下崗分流有怨氣,黃宏如是:

“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誰人生能一帆風順呢,還不遇上點事呀?你就拿我來吧,我是先入團後入黨,我上過三次光榮榜,廠長特別器重我,眼瞅要提副組長。領導一跟我談話,單位減員要並廠,當時我就表了態,咱工人要替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

對此品,朱子龍當場就無語了。直接就把電視機關了!

下崗意味著失去工作,意味著衣食無著,意味著迷茫與不安,有多少人會主動要求下崗?

還有,一個多次上光榮榜,被廠長器重的人才,如果真為國家著想,應該留下來幫企業度過難關。怎麼還主動要求下崗,甚至以此為榮呢?

勞模都下了崗,留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呢?領導的七大姑八大姨?還是整喝茶看報的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