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五十章,帝後(1 / 2)

第二百五十章,帝後

太液池簫韶聲動,帝後二人端坐池中亭內,遙看滿園的嘉木名花。

先是閑幾句政事,沒多久皇帝乏了,武如意道:“罷了,叫他們停了歌舞。”龍舟舞撤去,四周瞬間悄寂下來,武如意眼圈一紅,低抹淚。

“我苦命的乖女,不曾有一日見過這等美景。”

皇帝默然,兩人十一年前得的長女,不料一個月即夭折。直到次年三月,追封為安定公主,以親王葬儀將鹵薄供葬從鹹陽德業寺遷至長安崇敬寺。他早就不記得孩子的模樣,唯獨媚娘痛不欲生的麵容,猶在他心底。那時婉麗乖巧的她,如今眉眼銳利如鋒,洋溢著不可逼視的光芒。她的媚,從柔媚轉為明媚。或許她從來就是一塊寶玉,他病了,於是她磨礪而出。人生飛鴻般流逝,她卻如鴻鵠展翅,青雲直上。

皇帝出神間頭更痛了,她會不會飛出他的視線?他不知道。他低下聲道:“明日鄭陪你去看她,再請高僧為她晝夜誦經。你不可憂慮,身子要緊。”

又快到女兒的生辰。武如意緊顰秀眉,每年此刻,想起那個孤獨的身影,她的心就不斷的被折磨。高僧何用?高僧自身難保。

與孤獨的公主不同,二月圓寂於玉華宮的玄奘大師,四月葬於長安以東的白鹿原,百萬人送葬,比安定公主風光許多。皇帝因此暫停譯經事宜,對外隻要送大師西歸。武如意知道皇帝的心結,人生無常,有德高僧去就去了,又有什麼留得下?

私底下,武如意不喜歡那個和尚。玄奘曾逼迫她的三子李顯滿月剃度,如今,玄奘終究是去了,再沒人能綁架她的孩子。

武如意的嘴角彎出一個笑來。她有四個孩子,長子弘取代李忠被立為太子,她的腹中,此刻又有個新生命在成長,她希望,那是個不輸男子的娥眉。

“聽聞芙蓉苑花開正豔,不如宣弘文館的學士們同去曲江池?”武如意悠然轉過話題,皇帝日漸萎靡,臣子們的歌功頌德有時比補藥更好用。

皇帝精神一振:“好,宣上官儀隨駕!”轉過頭對武如意笑,“上官儀新添了一個孫女,我已賜名靜兒,你看如何?”

聽到上官儀的名字,武如意秀睫一閃,眼裏掠過一道金芒,很快如煙消散。

“上官靜兒?聖上賜名,自是極好的,看來是個有福的孩子。”武如意完,陰鷙之色略減,想到上官家趕在她之前添了個女孩,對腹中骨肉的期盼不覺更強了。

待皇帝鑾駕啟程,武如意回清思殿批閱奏折,挑揀出重要的交付皇帝審閱。盡管多了些權利,她還是心翼翼,殺生大權在皇帝手上,她隻是他手中的刀。

宮殿悄寂如墳,武如意信手拈出上官儀以往隨駕所寫的試卷,讀了兩句便冷笑放下。

“綺錯婉媚,全無風骨!”

武如意悶悶地吐出一口氣,上官儀時任西台侍郎東西台三品副宰相,深得皇帝寵信,卻對她全無恭敬,整日擺出後妃不得幹政的麵孔。她隱約聽到風聲,上官儀有廢後之念,正想挑動百官附和。

再不想法製衡,隻怕她很快就要失勢。她冷眼覦著詩卷,揚聲道:“郭行真到了嗎?傳他進來。”

西華館道士郭行真在顯慶六年,受命往泰山建醮造像,為皇帝和皇後二人立“鴛鴦碑”,由此深受武如意信任。武如意設法將郭行真調入東宮,掛上朝散大夫騎都尉的名義侍奉太子。有此名頭,郭行真在宮內暢通無阻。

郭行真從東宮趕到蓬萊宮,靜靜地走入殿中,拜伏在地上。

他麵如桃花,儀容端美,望之不俗,確有八分得道者的模樣。武如意滿意的一笑,壓抑的心境略略舒展,道:“先生,我考考你,今次尋你來,有大事相托,不知你可算的出?”

“皇後殿下,行真愚鈍,豈敢妄測意?”郭行真再度拜倒:“殿下如有吩咐,行真萬死莫辭。”

午後的光芒射進殿來,磚石上錯落一道細長的身影。

有光明,就有陰影,人心也是如此。武如意心中波瀾起伏,王皇後與笑淑妃死了快有十年,長孫無忌等違逆她的朝臣也死了五六年,眼中釘僅剩下上官儀。

拔出了這顆釘子,高海闊,她再無敵手。

“先生,這裏有一卷詩,你拿去品讀。”武如意笑得隱晦。她拋下上官儀的詩卷,昏昏燈光打在黃紙上,暗暗的紙卷,現出頹敗的氣息。

郭行真把詩卷扣在掌中,緊緊握住,三叩九拜退出殿去。

他對武如意的暗示心領神會,回到東宮,開始布置厭勝之術,將上官儀的名諱生辰用雞血寫在桃符上,鎮壓在武如意的一枚印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