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82章(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一直以為四皇子的安保隊能夠把山莊配備完前,都不會有人跟他搶人,卻沒想到,半路殺出了不少程咬金,讓王修晉氣得直磨牙,好在四皇子說了,一切以他為先,不然王修晉當真會暴躁。四皇子如願的把人安插了各個商戶的產業中,雖然現在還沒把人安排進去,卻也是板上錠釘的事,跑不了。四皇子如願了,自然也得幫那些商戶了了願。

原本就已經排出順序的物價卻沒有做更改,四皇子看完順序後,隻是把上順序記了記,然後派人去給各個商戶送了信,把他們什麼時候會有物價衙門裏的人員上門說說,當然為了體現自己為他們說過話,還不忘賣個好,說了們原本應該排在哪裏,他下了命令才給提前的。

王修晉聽到這些傳言時,差點沒被口水嗆到,泥煤,四皇子絕對是騙人的,他會為了商戶去命令物價衙門裏的親隨?四皇子早些年雖然十分“實誠”,現在卻不會如此。那些子自鳴得意的商人,恐怕是就算是清楚四皇子為他們說話有假,也得硬著頭皮當成是真的,而他們拿了四皇子船上的船票,想要拒絕登船都難,這可不是雙向買賣,而是強買強賣。

商品等級的評定標準用了兩年的時間完成,從京城推至全大梁,可是忙壞了物價衙門裏的親隨。做為最早一個受益的人,王修晉這兩年連捐給國庫的錢都多了三成。皇帝擔心王修晉把錢都捐出來了,沒有周轉的錢,還特意把王修晉招進宮,問清楚錢夠不夠,王修晉表示,因為物品分了等級,他才賺的更多,而留下來的錢,足夠周轉。皇帝這才放心,還問以後稅賦是不是也會增長?為何他看折子,並沒有看到入國庫的稅賦有增加。王修晉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皇帝也沒想從王修晉這得到什麼答案,不過隨口問了一句,然後便記下心裏,他得問問戶部的人。皇帝清楚這些個官員,如今看起來都是兩袖清風的樣子,實際上沒有一個省油的燈,貪的,還在貪,隻不過不敢那麼明著來,不敢貪得太大,他也就眨一眼閉一眼,誰讓他有錢,但若是太過份了,皇帝不介意剁了伸出太長的爪子。原本國庫錢多,他名下的產業也賺了不少,再加上大船每次回來也是收獲不小,皇帝是有準備給官員加月俸的,但一件接著一件的事,一個賽一個吃相難看,皇帝便淡了加月俸的心思,等著養出個肥羊後,再宰了。

王修晉從宮裏出來,內心隻有一個念頭,怕是有人要倒黴。果然,沒多久戶部尚書換了人,而原來的尚書被抄家,此次,皇帝並沒有把戶部尚書斬了,挑出來的殘財入了國庫,便把戶部尚書打發到了最邊關的地方去做縣丞,連縣令都不是。

王修晉聽聞時,挑了下眉,猜測不出皇帝又玩什麼把戲,居然把人貶到邊關去。王修晉去問父親,王大人的回答,讓王修晉哭笑不得。“皇上想要看看那位從高位摔下去,還能不能淡定的自處。”沒了大梭在握,便不會再受人尊敬,一個小小的縣丞,而前戶部尚書的年紀,他再想爬上高位,不太容易,可不是誰家都能養出他這種異類。

這幾年,連年加試,選上來不少優秀的人才,替換掉不少官員,最讓皇帝滿意的事,多了不少清流的官員,這些官員以皇帝為中心,而不是攀附哪位大臣名下。其實這些大臣,也是向王大人學習,如今朝中的大臣換了一批又一批,有些大臣連兩位都沒做到,人就那啥了,究其原因,就是沒有看明白自己的立場。進了京,首要的不是加入哪個派係,而是要向皇上表明忠誠,朝堂裏來來去去換了多少的新麵孔,而沒變的,隻有極少數,其中以王大人為最。

王大人的一生相當的傳奇,大起大落,又複起。對於他第二次的複起,有很多的說法,其中有兩個說法最為流傳,一種是王大人回鄉,是和新登基皇帝之間的約定,因為新帝登基需要威懾朝臣,便和王大人商量好了,便以貶去王大人為由,一步步收攏實權,也順便起殺雞儆猴的作用,為皇帝坐穩大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也因此,皇帝在幾年後,親自去了一趟王大人的老家密談一番。

第二個說法就是,王大人複起是因為他小兒子,也就是皇商,才又得了皇上的青睞,招他回京任職。不過第二個說法,又因為扯到皇商是如何崛起,而吵得不可開交。王修晉對於他還活著就被人研究,感覺十分微妙,可又無法阻止,嘴長在別人的頭上,人家愛怎麼說就怎麼說,便是皇帝有再多的親隨,也是攔不住百姓關上門評說,何況王修晉隻是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