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57章 第 157 章(1 / 3)

當夜,一騎便從石口出發,飛抵雁門,投去了李穆的一封書信。道已將燕國公主慕容喆帶至,毫發無傷,要求盡快迎回長公主母子二人。

烏幹一口答應,但額外附了一個條件,稱天王為表達迎回公主的誠心,也是為了讓李穆放心,三日之後,自己這邊隻派出一支千騎的人馬。相對應的,要求李穆這邊來迎長公主的人亦不能多過自己,軍隊止步於石口,在慕容公主平安抵達雁門之前,不得前行一步。

李穆承諾。

三日轉眼過去。

按照原先的議定,雙方各出一千人馬會於方鎮,交換人質。

隨同高桓去往方鎮的這一千騎兵,皆為少壯精銳,出發之前,整齊列隊於石口大營的轅門之前,鎧甲鮮明,全副武裝。驕陽似火,將鎧甲和刀劍的白芒映射在了他們的麵容之上,一片肅殺。

李穆來到隊列之前,親手為士兵們斟酒壯行。

烈酒滿碗。

他的目光,從麵前那一排排年輕而昂揚的麵孔之上掠過,最後落於立在騎隊之前的高桓的身上,注視著他,一字一字地道:“此為首戰,至關重要。若能如我所期,速戰速決,則功勞全在於你和這一千將士。臨行之前,滿飲此杯,以為壯行!”

高桓麵容堅毅,雙目炯炯,雙手高舉酒碗,高聲應道:“我等誓死效命,不負所托!”

身後將士齊齊和著他的誓詞,聲若驚雷,一同飲下這壯行之酒。

高頭戰馬就在他們身後一字排開,宛如感受到了這臨戰前的激揚氣氛,騰跳嘶鳴,聲若天龍,仿佛恨不能下一刻便掙脫韁籠,衝上戰場。

踐行酒畢,高桓振臂高呼,翻身上了戰馬,率領這千騎人馬,朝著方鎮而去。

押著慕容喆的那輛幕車,從李穆的身畔經過。一道充滿了幽怨和恨意的女子之聲,從車中發出:“李穆,我慕容喆發誓,從今往後,我必……”

但是話音尚未落下,便已被周圍軍士齊聲所發的慷慨高歌給壓了下去,消弭無痕。

李穆神色平靜,目送前方那列疾馳離開的戰隊的身影,目光最後眺向遠處。

遠處,在那目力所不能及的盡頭,矗立著的那座雁門城關,便是這一戰的目標。

……

高桓率這一千騎兵,半日便至方鎮,烏幹人馬還未抵達,鎮中空無一人。

懸棄著的屍首,前兩日雖都已被掩埋,但烈日之下,滿目黃沙,廢棄的城垣,倒塌的圍牆,大白天的遠遠望去,這裏也如同沙漠中的一處墳場,鬼氣森森。

高桓也不急,隻領著軍士來到鎮子的北麵,在數裏之外的一處平地之上,擺開陣勢。

日頭漸漸西斜。

將士在烈日下等了半日,烏幹的人馬,卻遲遲沒有露麵,開始按捺不住,情緒變得焦躁了起來,隊列也不似一開始那樣嚴整,漸漸鬆散。有人罵罵咧咧,有人鬆開衣領吹風,有人脫掉靴子,抖出鞋裏的沙,也有後排的軍士,幹脆放下手中長槊,坐在地上歇腳。被高桓看到了,厲聲叱罵,這才重新列隊。

隊列雖又恢複了原來的樣子,但軍容卻鬆鬆垮垮,軍士的臉上,已經看不到一開始那種渴戰的表情了。

這一切,都被埋伏在附近的探子收入眼中,一一報到了烏幹的麵前。

烏幹的人馬,其實早就已經到了,大早起,便藏匿在距離方鎮書裏之外的一座沙丘之後,遲遲沒有露麵而已。此刻聽到回報,哈哈大笑,和身旁之人說道:“李穆也是浪得虛名,不過如此而已!他想必自恃身份,瞧不起我,這才派了他那個嘴上連毛都未曾長齊的小舅子過來!你們瞧著,等下我如何收拾他們!好叫李穆知道,天王可不是慕容替那種小白臉能比的,雁門更不是他撒野的地方。這一回,我定要他有去無回,葬身於此!”

一人附和:“前兩日探子還報,說這娃娃將軍帶人在鎮外挖坑,把腐屍一具具全都給埋了。但不知他有無多挖幾個坑洞,好給自己也留個葬身之地!”

笑聲四起,烏幹手下無不得意洋洋,仿佛已經看到了對方即將遭遇慘敗的一幕。

“左將軍,已等一天,可否出動了?”一個副將問道。

烏幹抬頭看了眼日頭,道:“再等等!是他們急著想要迎人,不是我們急著接人。再磨磨他們的士氣。且日頭下去了,才有利於行動。”

他的話外之音,眾人無不明白。既然要以假扮之人去騙對方,光線自然越是黯淡越好。於是齊聲應是,又耐心等待,一直等到日頭下山,四野光線黯淡了下去,烏幹一聲令下,這才帶了一千人馬,從那座山丘之後,朝著方鎮直奔而去。

“高將軍,匈奴人來了!”

崗哨探查到了前方動靜,立刻回來報告。

高桓望了一眼前方。

暮色之中,地平線上,果然出現了一隊烏鴉鴉的影子,正往這方向而來。

他的眼底閃過一道冷芒,不動聲色,命人將號令傳達下去。待烏幹帶著人到了近前,不等對方停下,縱馬出列,厲聲喝道:“烏幹!說好今日交換人質,我早早便來,你卻為何遲遲不到?叫我空等了一日!言而無信,算什麼英雄好漢?”

烏幹坐在馬上,眯著眼睛看向對麵,見對方騎陣裏衝出來一個唇紅齒白的白袍小將,對著自己怒目而視,知此人便是李穆的小舅子,出身於南朝高氏的士族公子。又看了眼他的身後,士兵也是個個橫眉冷對,顯然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心中不禁愈發得意,暗笑對方果然還是太嫩,沉不住氣,麵上便露出歉色,叫一通曉漢人言語的隨從傳話,道自己一早便奉了天王之命出來,不想半路有事耽擱,這才來遲,叫他不要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