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七章 《秋蘭賦》(1 / 2)

在開封府門口的甘奇,徘徊了片刻,終於想定了主意,帶著周侗尋個茶樓落座,吩咐廝取來紙筆。

周侗看得甘奇取了紙筆來,在一旁幫著甘奇磨墨,開口問道:“大哥,可是準備寫訴狀去狀告那廝?”

“狀告誰?”甘奇心不在焉問道。

“就是那個什麼巡檢捕頭,告他以權謀私。這般狗吏,定要告他。”周侗也有少年人的心思。

甘奇卻搖搖頭道:“告他作甚?真要論起來,咱們開這個賭坊,本就違法,告他也是咱們理虧。”

周侗義憤填膺道:“大哥,難道真的就這麼忍氣吞聲不成?”

甘奇搖頭不答,而是問道:“如今是幾月間了?”

“八……月間了,氣都開始轉冷了。”周侗被冷不丁問得有些懵,答得也有些愣。

甘奇點頭道:“八月間了,快中秋了。”

周侗愣愣點頭,不明所以。

甘奇已然舔筆沾墨,落紙在寫。卻又寫得極慢,一筆一劃,絲毫不敢大意。甘奇上輩子能寫毛筆字,再加上這輩子年少也讀過書,但是兩輩子加起來,書法一道也算不得很好,所以此時認真下筆,極為心,一筆一劃都力求完美。

因為甘奇寫出的這個東西,要給的人非同可,所以字跡要求極高,不敢露怯。

寫罷之後,甘奇又往開封府而去,也從懷中拿出一串銅錢,到得守門衙差麵前,先把錢遞上去,然後拱手道:“在下汴梁士子甘奇,勞煩一下,有拜帖一封,還請送達包龍圖親手。”

這種事情,守門的衙差見多了,收錢也毫不猶豫,把錢一接,放進懷中,再接拜帖,口中道:“送是給你送到案頭的,包待製看不看就不知道了,且等著吧。等不到召見,你也不必怪我,自行回去就是。”

甘奇點點頭,隻管拱手謝過。

衙差拿著拜帖往內衙而去,包拯公房案頭之上,時不時有人進出,送著各種公文、書信、與帖子,也罷包拯批示的公文帶出去。

包拯伏案在座,不斷翻看著案頭上堆滿的公文卷宗。進門之人,也大多隻躬身見禮,並不開口打攪,送來的東西直接放在案頭之上,隨後便轉身而出。

甘奇卻在門外苦等,也不知今日這個拜帖,會不會讓他見到包拯。能不能見到包拯,其實就是看包拯能不能看到自己的拜帖,若是包拯能看到,甘奇是有自信包拯會見自己一麵的。

見包拯這一麵,對於此時的甘奇而言,意義自然很不一樣。

此時的包拯,正在埋頭辦公,桌案上堆滿了各種東西,對於剛剛送進來的那封拜帖,倒也並沒有在意。

待得他批閱了幾份卷宗之後,眼神掃過拜帖封麵,看得封麵上“甘奇”二字,還真就把目光停住了片刻。

這個名字,包拯倒是印象深刻,隻因為甘奇頭前打的那個官司讓包拯印象深刻。也就頭前幾日的事情,那時候包拯還囑咐過甘奇要好好讀書進考。還有一個印象就是甘奇認識狄青。

拜帖封麵一行字,字跡一筆一劃很是工整,包拯微微按了一下自己的脖頸,低頭太久,有些酸疼,起身活動一下手腳之後,拿起甘奇的拜帖,拆開之後,見得工整楷,清爽而又精致,倒是賞心悅目。

拜帖開頭:包龍圖在上,學生甘奇頓首大拜。蒙龍圖不棄,於公堂之上教導幾言,學生感念至深。君子之道,當自強不息,學生三省己身,自卑始終,向來獨往,不敢與人言文才聖賢。龍圖幾言,如醍醐灌頂,學生此拜,隻願得自身高低,附《秋蘭賦》於後。龍圖仁德,若得指正一二,銘感五內,頓首再拜安康。

拜帖開頭,不過是寒暄拜見,意思就是希望包拯能指點一下甘奇的文章。文人拜帖,往往就是如此,以文章為主要。

甘奇的自信來自那首《秋蘭賦》,詩詞都是道,或詩詞是娛樂之道,文人拜帖中都是文章為主要,也隻有文章才能真正全麵看出一個人的文才。

便是蘇洵寄給歐陽修的拜帖,也是這般。蘇洵能收到歐陽修的回帖,那就是莫大的榮幸了。這也是這個時代文人最常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