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三十八章 老奸巨猾與鋒芒畢露(1 / 2)

元夕的東京城,熱鬧自是不用,燈火輝煌,人流比肩接踵,四處都是歡聲笑語。

元夕的樊樓,卻反而不那麼熱鬧了,今夜是元夕詩會,乃是文人的場麵。

一年中最盛大的詩會就屬元夕了,主要的詩會場所就是樊樓,元夕的詩會比起中秋,娛樂氛圍更濃,自然也是商業氛圍更濃。

汝南郡王府裏,今夜卻沒有了詩會。但是汝南郡王府的人,大多剛一傍晚,也就出門了,逛燈賞景,一年一會。

街頭雜耍賣藝的,賣花燈賣吃的,書唱戲的,擺燈謎攤子的,大概都要賺得個盆滿缽滿。

今夜全城歡慶,乃至全國歡慶,甚至全國歡慶都不貼切,因為連遼國都會歡慶這個節日。

如今的契丹遼國,早已不是原來,漢化程度早已極高,連遼國皇帝都親口過一句話語: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

契丹貴族,也開始熟讀聖賢,也開始之乎者也,開始漢話,開始過漢人節日。

自從檀淵之盟後,曆史上遼國與大宋,百年不戰,仁宗登基之時,兩國更是好上加好,剛剛登基不過兩年的遼道宗耶律洪基,還頻頻派使者來求仁宗趙禎的畫像。洪基便是此時遼國皇帝的漢名,他的契丹名字叫查剌。這個道宗皇帝,甚至還能用漢字填詞作詩。

此時的遼國,不想與大宋開戰,此時的大宋,更不想與遼國開戰。遼國一切都開始學習大宋,連朝廷官職名字都開始學習大宋。還有一點遼國也學會了,那就是紙醉金迷與慢慢腐朽。

善戰的契丹人,從大興安嶺的山林裏走了下來,占據了整個草原,甚至把影響力一直擴張到了西亞。契丹人的影響力之大,連後世千年,俄羅斯人依舊把中國人稱之為“契丹”,俄語的中國,發音就是“契丹”。

隻是如今的契丹遼國,也開始走向了下坡路,勇武善戰的血脈越來越少,再過幾十年,大興安嶺裏又會走出一個的幾千人部落,就是這幾千女真人,輕易就滅亡了擁兵百萬的契丹大遼。

大興安嶺這條山脈,當真是個奇跡。這裏的人,在商代就有記錄,稱之為東胡,漢人打跑了匈奴,唐朝打跑了突厥,從此之後,草原就是大興安嶺的舞台。

鮮卑從大興安嶺走下來了,柔然從大興安嶺走下來了,契丹從大興安嶺走下來了,然後女真從大興安嶺走下來了,接著就是蒙兀室韋,蒙兀室韋就是孛兒隻斤·鐵木真,蒙古黃金家族,蒙古一詞就是蒙兀,也是從大興安嶺走下來的,最後還有個滿人,也從大興安嶺發跡。

位於中國東北的這條不是很大的山脈,不知為何就能出得這麼多能征善戰的民族,興許那裏就是東亞的怪物房,一次一次跑出怪物。

從突厥之後,草原人已經再也算不得什麼了,而大興安嶺出來的人,從來不多,甚至往往連萬人軍隊都湊不足,卻能一次一次蹂躪草原,也帶領草原人一次一次崛起。

後人都中原王朝永遠的敵人是草原,其實不對。中原王朝前半段的敵人是草原,後半段的敵人是大興安嶺。

東京城內的紙醉金迷,甘奇看在眼中,大宋風華之下,藏著多少危機?大師輩出的年代,又藏著多少不堪回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