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二十七章 仁宗的幾十上百個宰相(2 / 2)

好水川那般一場大敗,韓琦卻還能混到如今這個地步。

這種人,實在不能看,口蜜腹劍,沉穩老辣,今日狄青看起來是出了一口氣,其實是埋下了很大的禍患。

甘奇一臉深沉,答道:“今時不同往日,以往人人都您有在軍中威望甚高,懷疑您有擁兵自立之心,而今官也主動辭了,身邊連一個心腹軍將都沒有,在這城外隱居了年餘,已經讓一部分人打消了對您的戒心。此番若是真能出戰,那當是他韓琦百般來請的,你還不願去。這般事情,我當好好宣揚一番。待得此番再得勝而歸,看誰還敢狄大將軍有謀逆之心。”

甘奇當真是有前後打算的,如今甘奇手中,有一個利器,那就是輿論。隻要把狄青的人設做好,許多事情就簡單了。

什麼人設?不貪戀權勢,年老體弱,然後韓大相公三顧茅廬,狄青為國盡忠,拖著病體再次領兵……然後還得弄點故事,比如在哪裏指揮作戰,年老體弱的狄青跌落馬下,差點一命嗚呼,回程之時,又是疾病纏身,差點半道病死……

諸如此類的手段,甘奇滿肚子都是。

這要這種人設立起來,韓琦想動狄青,那就比登還難了。

以往的狄青,為何最後鬱鬱而終?就是沒有話語權,沒有發言權,被一幫文人群起而攻之,狄青是百口莫辯。

如今甘奇,有的就是話語權與發言權。當初狄青主動辭官,更是一個以退為進的妙招。

狄青聽著甘奇在,心中也在思慮著,然後慢慢道:“你若在報紙中寫了這些東西,怕是也把韓相公得罪大了。”

甘奇滿不在乎:“於公於私,他韓琦,比起您狄大爺,那是差了十萬八千裏。咱們行得正坐得直,一心為國,有何懼之?”

甘奇是真會話,狄青聽得哈哈大笑。

回到家中的韓琦,臉沉如水,坐在書房裏一言不發,府中那些伺候的廝丫鬟,更是沒有一人敢上前去觸黴頭。

此時韓琦心中所想,自然是如何整治狄青這個老貨。罷狄青幾個兒子的官,那是事,手到擒來的廝,也是狄青那幾個兒子,壓根就算不得是什麼官。

但是真讓狄青如此好過了?帶著幾個兒子回家種地過日子?怎麼可能?

如何整治狄青呢?

如何既要保住自己的臉麵,還要把狄青好好整治一番?甚至置於死地,這是個要深思熟慮的問題。

也怪這大宋朝,武人當真沒有幾個靠得住的,要打仗,文人也靠不住,韓琦自己也不傻,更知道打仗這種事情,連他自己都靠不住,好水川是一輩子的痛。但是這話在朝堂上都出去了,這仗也不得不打。若是忽然不打了,這不是又自己打了自己的臉?

事情都是他在朝堂上攬下來的,滿朝堂沒有誰比他攬的快,察言觀色去想皇帝的意思,千方百計把事情往身上攬,剛剛當上這個中書門下平章事,就等著這件事情在皇帝麵前立功,坐穩位置。

如今這般局麵,實在有些尷尬。當宰相可不那麼簡單,些許事就往皇帝那裏去訴苦,宰相有這麼好當?

韓琦之所以如此尷尬,也是仁宗一朝還有個奇怪的事情,仁宗一朝,換宰相跟走馬燈一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仁宗在位期間,換了二十幾個,若是包括參知政事、樞密使等一些副宰相,那怕是有幾十上百個。

這是什麼節奏?就是仁宗一共當了四十二年皇帝,平均一年多換一個宰相。參知政事與樞密使這些人,那還不算。

可能這也是仁宗自己獨有的禦下之道,朝堂大佬,走馬燈一樣的換,誰也別想隻手遮,看誰不爽就擼了誰。當然這也是有壞處的,壞處還相當多,朝令夕改,大概就是的這個意思。縱觀整個華夏幾千年,仁宗如此的用人之法,也是獨一號了。

這種節奏下,韓琦當了宰相,豈能不謹慎微?甚至是如履薄冰,就怕今日剛當上這個宰相,過不得三五個月,又給擼下來了。

今日上午還在朝堂上大包大攬的韓琦,下午就如此尷尬,若是這事處理不好,讓仁宗不爽了,怕真就隻是過了一下宰相癮了。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既要有裏子,又要有麵子,既要把大包大攬的差事辦得妥妥當當,又要把狄青給整治了。

這麼為難的事情,卻也難不住文武雙全的韓大相公。

韓大相公在書房裏坐了半個多時辰,一拍腦門站起來,臉就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