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級噴子與低級噴子的區別(感謝搬磚大咖萬賞)(1 / 2)

自從甘奇在書院裏出了那一番言論之後,書院裏是人心惶惶,甚至有一些胡瑗請來的老學究都在課堂上把甘奇明裏暗裏拿來抨擊了幾番。

最奇怪的事情是以往門庭若市的甘家,這幾日也冷落了不少。這汴梁城裏的人,消息當真是靈通,也怪甘奇自己,非要把那一番言論登在報紙之上,這回整個汴梁城都知道他甘奇把皇帝的道德品質給噴了一頓。

皇帝一怒,什麼結果?

所以許多人心中所想,還是觀望一下比較好,至少在事情明朗之前,一點要觀望一下。

至於甘奇所言,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大多數人並不在意這個問題,就甘奇那一句抨擊皇帝的“以仁而負大義”,這就足以分辨是非了,特別是那些讀書讀得半吊子的,自己沒有真正的思考能力的人,甘奇已經就成了他們反對的目標。

仁宗皇帝道德有失,這是全下的人不能認同的事情。

而趙禎自己,卻也一直並未表態,一件做了幾十年的事情,一直都是被人稱讚的事情,也是趙禎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情,忽然被甘奇噴得個狗血淋頭。

趙禎內心之中,並不是不明事理,就是不能接受。一旦接受了,皇帝的臉麵往哪裏放?若是簡單的一件事情,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件事情已經做了幾十年,一旦認錯,認錯之後的麻煩事情更多。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汴梁城內,竟然也起了一些支持甘奇的聲音,是除了甘奇的學生與一些同窗之外的聲音。

這些聲音在各處樓宇,或者茶樓瓦肆之內,發出這些聲音的人,與甘奇素不相識。

為何這些人會在外麵與人據理力爭去支持甘奇?

因為這些人都是一些犯罪案件的受害者,有些人在外麵被人欺負了,欺負他的人逍遙法外。有些人家的孩子在外與人衝突,被打斷了腿腳,凶手進了衙門,不得多久又出來了,還上門來威脅。

有些人家中遭了盜賊,被偷了許多東西,損失慘重,盜賊被抓住了,過幾又出來了,連贓物都還沒有完全追查出來,人卻被衙門放出來了。

甚至還有凶殺案,殺人凶人幾年之後,竟然盯著一張刺字的臉,重新出現在了汴梁城內,還每吆五喝六在街上耀武揚威。

以往,人人都稱頌皇帝赦囚之舉乃是仁義之舉,沒有這些受害者話的餘地,今日難得有人出頭起這件事。

汴梁城裏被犯罪侵害過的人,自然有人會出來自己心中的不忿。

這些人的聲音,在此時出現,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了這些人的聲音,那些真正有智慧之人,才會真正去反思一下,反思皇帝每年赦囚之事,是不是真的如甘道堅所言有些不妥?

皇帝沒有發話,這件事情就這麼拖著。

反倒是之前豁出去了的甘奇,此時冷靜下來之後,也有一些反思,這次是不是把皇帝的臉打得太重了一些?紮心紮得太厲害了?

是不是也該送一個台階給皇帝下?

但是這個台階怎麼送給皇帝呢?

這也是個問題,甘奇又不是朝堂高官,這件事情也不是朝堂爭奪,想要給皇帝送台階,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最後想來想去,甘奇還真想到了一個給皇帝送台階的方法。

想到辦法的甘奇,連忙入城去見了王安石。

王安石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從口中出:“道堅,你此番不該如此詬病陛下的,萬事都有一個圓滑之法,沒有必要在大庭廣眾之下,陛下以仁而負大義。”

王安石看出了症結所在,不是甘奇的話沒有道理,而是甘奇是真的把趙禎最看重的那一張臉給打了,但凡打的不是這張臉,是另外一張,事情也好辦得多。

甘奇也點著頭,一個人一輩子最看重的東西,興許真不該這麼直接去,還好是仁宗這樣的人,若是換得另外一個人,就算甘奇得再對,也會是個惱羞成怒的後果。

但是甘奇隻是略微有些反思,但並不後悔,為什麼?

想要奠定神格,想要一戰封神,那就必須這樣剛一把,剛成功了,才能名滿下,才能讓自己的言論變成權威。

若是圓滑去,那名聲就差得遠了。

這是甘奇在大儒之路上找到的一個捷徑,既然決定要走這個捷徑,不想像胡瑗那樣用幾十年時間去積累名聲,那就得冒點險。

下沒有白費的午餐,隻想要“得”,不想要“舍”,下哪裏有這麼好的事情?

不這麼噴皇帝,大儒之路,怎麼崛起?真熬個幾十年,甘奇是不能接受的,人生短暫,幾十年,一輩子就過去了。

曆史上這麼幹的人,也不在少數。以明朝最多,那些求廷杖的清流,那些求著皇帝打自己的文官,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甘奇回答王安石的話語是:“介甫兄,此事是一時意氣之爭,想來也你知曉,也怪我年輕。不過事情既然到得這種地步,自然要有解決之法。”

王安石搖搖頭道:“為兄也幫你想不到解決之法,陛下沒有立馬拿你出氣,想來陛下也覺得你得有些道理。但是此事行了幾十年,陛下又怎麼可能一點臉麵都不顧,直接點頭認錯呢?若是陛下不表態,爭論必然不能休止,你甘道堅也到處都是敵人,門都出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