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百九十九章 甘知州又升官了(1 / 3)

蒲氏一族,已經開始了真正的遷徙,從廣州遷徙到泉州來。

廣州與泉州的地理位置是有區別的,兩廣之地,如今還屬於開發不足的地方,官員貶謫多去這些地方,廣東真正要崛起,還得是明清時期。

泉州在廣州之北,離江南更近,相比而言也離權力中心汴梁更近,而且泉州產好瓷好茶,所以在宋朝而言,泉州的貿易比廣州是要發達很多的。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朝廷對於廣州的掌控力是比不上泉州的,所以這些胡番商人把落腳的首選放在廣州,也是最安全、最方便的選擇。

如蒲氏一族,從越南占城到廣州來,慢慢發展之後,又從廣州遷徙到泉州來,這很符合外國人穩紮穩打的規律。

到得蒲氏這般的巨商,到泉州來發展也是遲早的事情。真正能在泉州站住腳,蒲氏一族也就徹底在東方站住腳了。

其實曆史上的蒲氏,是很有眼光的家族,也是很有能力的家族,決策者也很有魄力。哪怕是他們在宋朝最後時刻倒戈相向,站在中國人的角度而言很氣憤,但若是站在他們自己的角度而言,其實這是一次很明智很成功的抉擇。

畢竟蒲氏是外國人,他們在保護自己的利益,在大宋傾頹的時候選擇與蒙古人站在一起,想要世代的榮華富貴,也無可厚非。

從這個角度而言,蒲氏其實是相當有智慧的一個家族。

不過話也話來,敵人就是敵人,以一個中國人的身份,也就不談什麼角度了。

甘奇把錢給蔡濟,讓蔡濟付了船廠的股金,也讓蔡濟去購買了許多瓷器茶葉,乃至江南的絲綢之物,裝滿了兩艘船。

船隊出發了,從泉州往南,過廣東廣西,過海南入南海,過馬六甲,過印度洋。

生意上的事情,甘奇也懶得多操心,他也知道這一趟穩賺不賠,哪怕是自己的兩艘船沉在半路上了,蒲誌高也不可能讓甘奇賠錢。

甘奇有更重要的事情交代了蒲誌高。

甘奇要兩樣東西。

一樣是棉花,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與阿拉伯,但是在印度與阿拉伯。這個東西看起來不起眼,但是用起來作用極大,特別是中國這種跨維度極廣的地方,很多區域都屬於極為嚴寒之地,有了棉花,不僅能促進社會發展,還能促進軍隊戰鬥力的提升。

所以甘奇要很多棉花籽,能收購多少,就收購多少。

還有一樣東西,興許比棉花還要重要。那就是一種稻穀,占城稻,就在中南半島,就在越南。隻是一直沒有人重視這個東西。

占城稻為什麼這麼很重要?因為它屬於熱帶稻種,它有一個特性,那就是一年能熟兩季,什麼意思?就是一片水田,一年能種兩次稻穀,能收兩次稻穀。

占城稻進入中國的時期,其實也是宋朝,隻是如今還沒有來,更沒有真正推廣。

甘奇要加速這個進城,在中國許多亞熱帶區域,在中國許多夏季很長,而且很炎熱的地方,都是很適合種這種兩季稻穀的。這能大大的提高南方糧食的產量。

所以甘奇寧願不要什麼價如黃金的香料,也要這種熱帶稻種,能運幾船就運幾船,巨資收購。

當然,兩季稻也有兩季稻的劣勢,一是口感差了一點,二是產量略低,但是兩季加在一起,那產量是遠遠超過中國傳統的一季稻的。除非袁隆平把雜交稻穀推向的一個高度,才能打敗兩季稻。

在這個食物緊缺的時代,口感差完全不是問題,所以占城稻就相當於沒有缺點,甘奇隻盼望等到船隊回來的時候,能有大量的稻種,立馬就可以在泉州推廣,泉州就是極為適合兩季稻的地方。

兩季稻是一個大殺器,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就能更多的解放生產力。

泉州,在甘奇心中,其實可以稱作一個特區,他想把這裏打造成真正有資本主義開始的地方,他想在這裏看到工業的萌芽。因為這裏太適合了,高皇帝遠,商業發達,手工業發達,礦產資源也豐富,一切的基礎都有。